返回 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46章 抓抓抓~[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世民沉寂了好一会儿。

    nbsp心中想的全都是李承乾,大唐太子,他的儿子,如今是富可敌国的商贾了。

    nbsp但又有一点疑虑。

    nbsp那就是如此之多的钱财,会不会压榨到大唐百姓的生活?

    nbsp钱的数量是定额的,甚至不够的还需要绢帛来凑,李承乾赚了如此之多的钱,百姓又该如何?

    nbsp这样下去,肯定是越来越赚钱。

    nbsp李世民当即忧愁了起来。

    nbsp“陛下,可是有何不妥?”长孙皇后心思细腻,很快发现李世民的表情有些不对。

    nbsp闻言的李世民反应过来,愣了一下,随即将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朕在想,这天下的财物是有限的,如今太子掌握了如此之多的财富,可百姓该如何?”

    nbsp在立政殿属于是他自己的地方,所以有什么问题,也不怕旁人听了去。

    nbsp长孙皇后一听,也是跟着蹙起了眉。

    nbsp按照李世民的想法,李承乾如此赚下去,那岂不是大唐的钱财都会落入到他的口袋中吗?

    nbsp不免也升起了一丝担忧。

    nbsp“陛下,这一点切勿担忧。”王泉哆嗦着说道。

    nbsp虽然惧怕面前的李世民,可这问题,李承乾也是和自己说过,必须要解释清楚,解除李世民的疑虑。

    nbsp“哦?”李世民挑了挑眉,看向王泉道:“难道太子也考虑过此等问题?”

    nbsp提到李承乾,王泉就有了几分勇气,谄媚笑道:“陛下不知,其实太子殿下早就考虑过了,如今只是等一个契机罢了。”

    nbsp“太子殿下曾说过,世上的铜是有数量的,大唐想要持续的发展下去,那么铜终将会被替代。”

    nbsp“替代?”李世民更不解了。

    nbsp铜钱怎么被替代?

    nbsp用银和金吗?

    nbsp那不更加少?

    nbsp王泉得意了几分,连连点头道:“没错,太子殿下的原话是,如今的技术不够成熟,等技术成熟了,他便会找到替代铜的办法。以金为标准,然后开始印钱,至于如何印钱,我就不知道了。”

    nbsp印钱?

    nbsp提到这两个字,李世民脑中出现了无数种可能,但都不能确定。

    nbsp王泉看李世民纠结,他便主动道:“其实太子殿下如今是汇聚天下财富于一身,然后重新分配天下的财富。”

    nbsp“太子殿下的意思是五姓七望积累的数百年财富不可小觑,如今赚的只是九牛一毛,而且财富还是百姓的,只是利用了百姓的财富来抗击五姓七望的财富罢了。”

    nbsp“真的有那么一天,太子殿下会做到共产。”

    nbsp“共产?”李世民更加不解了。

    nbsp怎么听的这些,他从未听过。

    nbsp“没错,就是共产。”王泉回忆着李承乾跟自己说过的那些零碎言语,一字一句的解释道:“也就是财富都是百姓的,这些财富终将会回到百姓手中。”

    nbsp百姓的财富?

    nbsp这么一听,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更疑惑了。

    nbsp李承乾不会是想要把财富分给百姓吧?

    nbsp真有这么大的魄力?

    nbsp身为皇帝,他倒是不介意百姓富裕,就怕财富被个别人掌握在手中。

    nbsp“太子真当如此说的?”李世民剑眉微蹙。

    nbsp王泉看李世民的表情变了,连忙低下了头:“回禀陛下,太子殿下确实是如此说的。”

    nbsp这不是好事吗?

    nbsp怎么看陛下的样子,似乎不是很高兴?

    nbsp李世民倒不是不高兴,只是太子如此大的谋划,他身为皇帝一点都不知道,有种被忽视的感觉,非常的不爽。

    nbsp“那你说说,太子如何把财富分给天下百姓?”李世民语气森冷。

    nbsp王泉愣住了,想了想李承乾的话。

    nbsp只能描述一个大概道:“按照太子殿下的意思,是保障大唐的百姓都能够有饭吃,有工上。”

    nbsp忽然,他眼前一亮,想到了一个词。

    nbsp“对对对,太子殿下好像说过,铁饭碗,给大唐百姓每人都端一个铁饭碗。”

    nbsp“铁饭碗?”李世民展开了皱眉,可脸上的疑惑更甚了。

    nbsp就连长孙皇后也是满脸不解。

    nbsp试探的问道:“是吃饭的饭碗吗?”

    nbsp“回禀皇后殿下,没错,就是吃饭的饭碗。”王泉越说越激动,笑着道:“太子殿下说,要大唐的百姓每人都能够端一个铁饭碗,也就是人人能够上工,有钱赚,有饭吃。然后慢慢的改善他们的生活,让百姓靠自己的靠自己的劳动奔小康。”

    nbsp铁饭碗。

    nbsp奔小康。

    nbsp这两个词,说的李世民内心都涌出了一种澎湃感。

    nbsp之前是百姓能够吃饱。

    nbsp忽然,他似乎有了新的目标,那就是奔小康。

    nbsp没错,就是奔小康。

    nbsp长孙皇后这个时候也是眼前一亮:“陛下,这承乾口中的奔小康,想必就是百姓们手中能有闲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吧?”

    nbsp“没错。”李世民也是这么认为的。

    nbsp殊不知李承乾的奔小康,可不是他们古人所认为的奔小康。

    nbsp而是真正的奔小康,不止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老了还能够游山玩水。

    nbsp上下五千年,只有一千多年后,才做到了大量的人民游历华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哪怕是盛世的时候,也做不到如此之多的人去游山玩水,看看华夏的大好河山。

    nbsp这是一个漫长而又困难的目标。

    nbsp后世用了近百年的发展,才到达了那种高度。

    nbsp而如今李承乾想要到达那样的高度很难,就机械化设施就比不上,更加别说百姓刚能够吃上一口饭的时候,就要定这样一个目标。

    nbsp不过唯一不同的是,在大唐,在贞观这个时候,民心比较淳朴,也是够努力,够齐心。

    nbsp只要心往一处使,那么距离成功只会更进一步。

    nbsp王泉被留在立政殿讲述了两个多时辰,把李承乾的想法,零零碎碎的都说了。

    nbsp回到东宫的时候,已经是用晚膳的时间了。

    nbsp正在用

第646章 抓抓抓~[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