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改造立政殿[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世民一听,眉头紧蹙。
nbsp还能给顺丰镖局带来利益?
nbsp朝廷带来好处?
nbsp百姓带来财富?
nbsp他想破脑袋都想不通,这荔枝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能力。
nbsp长孙皇后看穿了李世民皱眉的心思,知道他不好意思问,自己便问道:“承乾,你说说看,如何给朝廷带来好处?”
nbsp这才是关键。
nbsp对于皇帝而言,先是朝廷再是百姓。
nbsp李承乾也不揭穿,自顾自的开始说道:“父皇,母后您们想,开辟一条快道,那么荔枝是不是就能到达长安,现在可能只运来了四颗荔枝,可在大唐百姓的智慧之下,为什么不能够运百颗千颗,乃至万颗?”
nbsp实际是五颗,李承乾故意不说自己吃了一颗。
nbsp想必李世民肯定知道四颗荔枝分给了谁。
nbsp听闻此言,李世民的聪明,很快就想到了,抢过话头问道:“你是说将荔枝运来长安贩卖?”
nbsp“没错。”
nbsp李承乾不得不说跟聪明人说话,不需要点明。
nbsp“父皇,母后。荔枝娇贵,是大唐人都知道的,自古荔枝是贡品,那么把这荔枝放到市面上去售卖,父皇想想这价格该是多高?”
nbsp“这么一来,顺丰镖局是不是有了利益?”
nbsp“那朝廷的好处呢?”李世民不解的问道。
nbsp李承乾神秘一笑,竖起了一根手指道:“首先第一,父皇下旨荔枝不再是朝廷贡品,百姓可买,对于百姓而言是不是认为父皇实施了仁政?”
nbsp“与民共享,这一波声望该是多大的成就?”
nbsp继续竖起第二根手指道:“二则是,荔枝的价格昂贵,在长安城售卖肯定是需要缴纳赋税,要是成批的将荔枝运往长安城,那么朝廷是不是多了赋税?父皇再下旨,降低荔枝的赋税,朝廷不止能收到赋税,而且还能够刷一波声望,一举两得之事,对朝廷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nbsp一听能给自己带来声望,李世民眼睛都亮了几分。
nbsp嘴角也是不自觉的上翘。
nbsp长孙皇后和张阿难看见这样的李世民,想偷笑,可他们不敢。
nbsp紧接着李承乾继续道:“带给百姓的财富,那就是涪州百姓可以大面积种植荔枝,种植的百姓,生活岂不是过的更加的富裕了吗?”
nbsp“朝廷再给涪州的百姓一道政令,凡是涪州百姓皆可租聘山林种植荔枝,对于涪州百姓而言,岂不是一道恩赐?涪州的百姓只会念父皇的好。”
nbsp“另外就是树木的问题,百姓们主动去山林耕种树植,对于大唐来说也是好事。树植不仅能够阻挡风尘,还能够净化气味。长安城附近的山头光秃秃的,树木都被砍伐完了,继续如此砍伐下去,千百年,甚至万年之后,有再多的树木也会被砍伐完。”
nbsp“大唐该计划未来,就要大面积保护树植。如今长安城已经开始卖低价煤,那么朝廷就该下令,在京畿地区严禁砍伐树植,为后代子孙做出表率。”
nbsp闻言,李世民蹙紧了眉,也意识到了这一点问题。
nbsp曾经一到寒冷的时候,百姓不是冻死就是饿死,如今都解决了这一问题。
nbsp冻死的无非就是没有柴火。
nbsp长安城周边确实没有什么树木了,如今有了煤炭,确实不该继续如此下去。
nbsp该还大唐一个青山绿水了。
nbsp“你这个建议不错,朕应允了。”李世民严肃的说道:“不过,这荔枝大量送往长安售卖,你有何办法?”
nbsp既然能够运送四颗荔枝过来,那么李世民觉得李承乾肯定有新的办法。
nbsp果不其然。
nbsp李承乾即刻让人将冰壶和冰匣拿了过来,给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解释用法。
nbsp也说明了为何只有四颗能运到长安。
nbsp考虑了许久,李承乾发现带枝叶送过来的保质期更久,而且密封性也是一个问题。
nbsp那就是用布封口并不能做到百分百的密封。
nbsp要是用泥封口的话,肯定能做到百分百,所以李承乾决定下次运送的时候先用泥封口,然后在套上布。
nbsp看着这么一套设备,李世民又出现了新的问题:“这......运一趟成本要多少?”
nbsp长孙皇后也是有这样的问题。
nbsp又是冰,又是驿站的,一趟恐怕要不少钱吧?
nbsp闻言,李承乾嘿嘿一笑:“父皇,其实用不了多少成本,这冰匣内的冰水,可以多次重复使用,而且这些用具也是可以重复使用。唯独成本就在马匹和驿站上,但是驿站和马匹不能只算运输荔枝,未来还有别的东西可以运输。”
nbsp“顺丰镖局如今运输时间过长,很多百姓如果是急着送什么东西,那么就可以用
第625章 改造立政殿[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