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1章 归属感[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良久,李世民才开口道:“太子,你可知事关重大?”

    nbsp“当然。”

    nbsp李承乾看了李世民一眼,转身再看向满朝文武:“请问在座的谁会耕地种地?”

    nbsp此言一出,有很多官员纷纷举起了手。

    nbsp一些年迈的和一些世家官员,纷纷抿紧了唇。

    nbsp李承乾一摊手重新看向了李世民道:“父皇,让这群不会种地的官员去管理种地的百姓,他们懂什么?恐怕只懂压榨,只懂如何从农户身上榨血水吧?”

    nbsp此话惹怒了大半官员。

    nbsp可他们敢怒不敢言,大唐是农耕社会,确实对于农耕很重视。

    nbsp这个时候反驳,肯定会让李世民不高兴。

    nbsp果然,李世民脸色黑了下来。

    nbsp看着举手那些官员,大部分都是武将,小部分是寒门子弟,平时连亲近自己的机会都很少。

    nbsp再看看其它官员,很多都是每年跟着自己去春耕的官员。

    nbsp突然觉得可笑。

    nbsp一个不会种地的官员跟着自己去种地。

    nbsp李承乾冷笑道:“父皇,耕种是百姓的基础,如今朝中官员还是第一代,大唐第一代的官员竟然这么多不会种地,以后科举的那些官员还会种地吗?”

    nbsp经过这么一提醒,李世民也反应过来了。

    nbsp一个不会种地的官员去管理种地的百姓,似乎有些可笑。

    nbsp“所以儿臣认为,下乡运动很有必要。想要科举,想要入朝为官必须在草原待满三年,三年之后才有资格入朝为官,也就是说年满十五的学子都要去草原帮助突厥百姓开荒,教会突厥百姓种地。”

    nbsp李承乾细细琢磨道:“大唐有记载贞观初年,人口有三百多万户,就算如今好了,人口不会低于三百多万户。每户出一个人,也就是三百万人。”

    nbsp“这三百万男儿除去一些不参加科举的,算一百个里面有一个好了。那也有三万人。”

    nbsp“也就是说,每年大唐可派遣去突厥草原的有三万人,三年之后这人数差不多就有十万人,下乡计划进行二十年,难道这还不够同化突厥人吗?”

    nbsp这些数据李世民大致知道,而李承乾是根据推测出来的。

    nbsp如此一听确实不错。

    nbsp可又有官员问道:“太子殿下,此计划虽好,可大唐科举怎么办?”

    nbsp“是啊,学子都去草原了,科举难道就停止了吗?”

    nbsp“对啊。三年吸纳人才,这地方谁来管?”

    nbsp。。。。。。

    nbsp不少的官员都站出来了。

    nbsp李承乾扫了一眼,都是一些不认识的官员,说明品阶并不高。

    nbsp对于这些人,他真的没什么好印象。

    nbsp脑中一转,询问道:“王珪王大夫,你说三年后你死了吗?”

    nbsp王珪一愣,想到了什么,脸色立马黑了下来。

    nbsp“哼。”不搭腔,转过头去不理会李承乾。

    nbsp这可把李承乾逗笑了,然后道:“先不算地方官员,就长安城官员,不到七百人,也就是说你们七百人便能够维持整个大唐中枢运转,历朝历代来说这算少的吧?

第401章 归属感[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