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章 秦朝制度的最大漏洞[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br/> nbsp赵昊打着哈哈道:“我也说不上来,反正就是不同了!”
nbsp“这....”
nbsp李斯能感受到,赵昊这是在说实话,心头也是一暖,坚定道;
nbsp“只要能为国效力,为陛下分忧,即使有所改变,老夫也希望是好的改变!”
nbsp“哈哈哈,李廷尉能这样想,那真是国之大幸也!”
nbsp赵昊仰头一笑,而后郑重其事的道:
nbsp“既然李廷尉找昊为国,那昊自然责无旁贷,咱们先讨论官制改革,再谈秦法修整,这样能对得上,兴许可以说动我父皇!”
nbsp“好!那就麻烦公子了.....”
nbsp李斯兴奋扣案,然后朝门外大喊:“将东西拿进来!”
nbsp“诺。”
nbsp门外应诺一声,很快抬进来一张巨形板图。
nbsp赵昊仔细打量板图,发现上面罗列出了所有官职,以及详细的职权范围。
nbsp良久默然,他拍案而起:“举纲账目,改得好啊!”
nbsp“多亏有《三省六部制》做借鉴,否则也无法改得如此详尽!”
nbsp李斯笑道。
nbsp赵昊看了他一眼,道:“这官制改革的板图,我父皇看了吗?”
nbsp“还没有。”
nbsp李斯摇头道:“因为皇权与律法先行的问题,没有得到确定,如果律法先行,皇权必定会消弱,以陛下的性格,恐怕不太会同意。”
nbsp“呵呵。”
nbsp赵昊闻言,笑着摇了摇头。
nbsp随着对始皇帝的了解,他越发觉得,历史上记载的始皇帝,跟他相处的始皇帝,大不相同。
nbsp历史上记载的始皇帝,乃‘千古第一暴君。
nbsp他横征暴敛,穷奢极欲,视百姓为蝼蚁。
nbsp可是,面对这样的评价,赵昊却不以为然。
nbsp他反而觉得,始皇帝是一个有理想,有胸襟,有抱负的万古明君。
nbsp如果始皇帝真的心胸狭窄,他怎么可能统一天下?
nbsp不说六国之人,就是秦国之人,都不会服他!
nbsp而且,始皇帝统一六国后的格局,明显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nbsp比如在政治上实行郡县制,在经济上统一度量衡,在军事上修直道,驰道,修灵渠,修长城,北击匈奴,南征百越。
nbsp就这些举措,不仅有利于国家统治,还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甚至对后世都有深远影响。
nbsp所以,始皇帝会真的害怕律法限制自己的权力吗?
nbsp在赵昊看来,这是不可能的。
nbsp但限制皇帝权力,还是有必要的。
nbsp比如历史上的赵高,为什么能借胡亥之手,除掉李斯,又为什么能指鹿为马?
nbsp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因为皇帝的权力太大。
nbsp这其实是秦朝制度漏洞的体现。
nbsp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王朝,秦朝在创立自身制度的时候,没有任何借鉴可言。
nbsp在秦朝以前,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有皇帝这么大的权力。
nbsp即使是夏商周三代的君主,包括周天子在内,都没有这么大的权力。
nbsp虽然周天子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但实际权力,远不如皇帝。
nbsp而皇帝权力近乎无限的这个特点,便成了秦朝制度最大的漏洞。
nbsp在这种权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如果皇帝是一个英明神武的人,则不会出什么问题。
nbsp比如始皇帝在世的时候,秦朝想乱都乱不起来。
nbsp但是,不可能人人都跟始皇帝一样英明神武。
nbsp只要继任皇帝稍微差一点,或者松懈一点,权力就会被身边的人窃取。
nbsp胡亥就是个明显的例子。
nbsp赵高为什么能从一个小小的中车府令,变成一个权倾朝野的丞相?
nbsp就是因为他发现了这个漏洞,并合理的利用了这个漏洞。
nbsp始皇帝驾崩之前,能够留在始皇帝身边的人,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赵高,一个是李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赵高如果想阻止其他人觐见始皇帝,只要联合李斯,就没人可以接近始皇帝。
nbsp甚至,他们还能篡改始皇帝遗诏,拥立胡亥为秦二世。
nbsp那赵高是如何做到的?
nbsp首先是皇帝的权力近乎无限,没有人敢质疑皇帝,其次是皇帝的旨意,没有监管部门,比如《三省六部制》里的门下省。
nbsp如果门下省的官吏发现皇帝旨意有问题,可以‘涂办,也就是驳回,或者修改。
nbsp皇帝接不接受是另一回事,但秦朝没有门下省,只有郎中令。
nbsp而郎中令也不能驳回,修改皇帝的旨意。
nbsp当然,丞相府可以草拟皇帝的旨意。
nbsp可当时的丞相李斯,被赵高忽悠得不清,不仅草拟皇帝旨意,甚至还修改了皇帝旨意。
nbsp这便是秦朝制度最大的漏洞。
nbsp如果秦朝有门下省,赵高和李斯篡改皇帝旨意后,得先送到门下省那里审核,确认皇帝旨意完全没有问题,才能下发到尚书省执行。
nbsp比如赐死扶苏,让胡亥上位这道旨意。
nbsp很明显,这道旨意是有问题的,送去审核,肯定不能通过。
nbsp但因为秦朝没有审核部门,再加上没人敢质疑皇帝命令,所以才造就了历史上有名的悲剧。
nbsp如今赵昊面对这样的制度漏洞,肯定要及时堵住。
nbsp就算始皇帝有意见,他也要想尽办法,让始皇帝同意。
nbsp否则将来的悲剧,还会上演。
nbsp当然,从内心感觉来说,他觉得始皇帝不可能不同意,毕竟完善的制度,更有利于国家。
nbsp想到这里,赵昊笑着看向李斯,不由揶揄道:
nbsp“李廷尉被我父皇视为肱骨之臣,却不了解我父皇,若改革官制,修整律法,能让大秦江山永固,我父皇没那么小的胸襟!”
nbsp“这....”
nbsp李斯迟疑了一下,有些惭愧的道:“不是老夫信不过陛下,只是担心.....”
nbsp“既然李廷尉相信我父皇,那李廷尉在担心什么?”
nbsp赵昊出言打断了李斯,神情怪异的看着他:
nbsp“若论朝堂之上的算计,我的确不如李廷尉,但是,在朝当官,难道就是为了整天你算计我,我算计你吗?”
nbsp面对赵昊的问题,李斯不由摇头苦笑:“在朝为官,自然是为国为民,衮衮诸公也不是只能算计,他们也有为国家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的。”
nbsp“呃.....”
nbsp赵昊嘴角一抽,下意识揉了揉眉心,他觉得自己和李斯之间,有很大的认知差距。
nbsp换作他以往的脾气,肯定会怒怼李斯,但看他整理官制,修改律法,一心为公的份上,又觉得他还有‘抢救的机会。
nbsp于是沉默片刻,耐着性子反问道;“李廷尉认为,能在朝堂上调理阴阳,治国理政的官吏,便算得上好官吗?”
nbsp“难道不算吗?”
nbsp李斯反问赵昊。
nbsp在他看来,这样的官吏已经算是少有的好官了。
nbsp但赵昊却十分无语,暗道果然如此。
nbsp古人的认知果然有局限性。
nbsp求推荐票,月票,追订,全订。
喜欢。
第两百五十章 秦朝制度的最大漏洞[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