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君九龄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一章 敢开口[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直不吃不喝,撑不住了。”他哭道,“奴婢们实在不敢相瞒了。”

    听到这话太后坐了回去。

    什么不吃不喝要死了,金人还没打过来就能跑了的人,会舍得自己寻死

    自罚与帝陵。

    真亏他敢开口

    但这借口虽然很丢脸,也算是勉强算个理由。

    太后心里恨恨。

    “他自罚什么。”她说道,“是哀家把他送去帝陵的,他这是要说哀家该自罚吗”

    那个宁大人说的真对,太后一定把皇帝离开的事揽在自己身上了。

    那事情就更好办了。

    袁宝心里欢欢喜喜,面上眼泪流的更欢。

    “娘娘,陛下不是这个意思。”他叩头说道,“金人肆虐百姓苦难,陛下认为上累于祖宗,下负于蒸庶,痛心罪己啊。”

    太后心里冷笑。

    “这的确是他的罪过。”她恨恨说道,“就因为是他的罪过,他更应该痛定思痛勤于政务,将今日的耻辱讨回来,要死要活的,算什么”

    袁宝低头俯身呜咽不敢再说话。

    宁小大人说说了该说的,余下的就只听不要说话。

    “原来陛下是在帝陵啊。”朝臣在一旁听明白了说道,神情复杂但最终也没有再说什么,看向太后,“娘娘,还是先请陛下回来吧,这样不吃不喝的,万一出点什么事”

    太后哼了声。

    “那你们去把他接回来吧。”她说道。

    朝臣应声是。

    皇帝在帝陵的事很快就传开了。

    “原来皇帝跑到帝陵躲起来了啊。”

    “好像不是说躲,是去罚罪思过。”

    “有这样的罚罪思过我觉得还不如像贤王怀王那样迎敌更诚心呢。”

    “不是,不是皇帝陛下自己要去的,是被太后娘娘送去的。

    街上的民众也议论纷纷,但皇帝并没有立刻就回来,去了几个大臣没有劝回皇帝,接着又有大批的朝臣赶去劝说,皇帝还是不肯露面,只让人送出来一张罪已诏。

    看着送出来的罪已诏,朝臣们面色复杂。

    “这要是宣告天下,陛下的脸面就不太好看了。”一个朝臣低声说道。

    那就是在天下人面前承认自己不明朝政失误,对于一个皇帝来说,金口玉言天之,承认自己有错是很损天之威的。

    “若不然呢”另一个朝臣苦笑,“不罪己诏,脸面就好看了吗”

    与其被民众指指点点怀疑弃城而逃,还不如下个罪已诏,虽然有伤天之威,但天之威如今已经伤了,还不如干脆来主动俘获安抚民心。

    守在帝陵外的朝臣们一番商议同意了,将罪已诏宣告天下。

    “先下罪已诏,等回朝后犒赏有功之臣,更革各种弊政,使人心悦。”

    宁云钊说道。

    “如此,天意回,陛下也能天威更盛。”

    因为写了罪已诏而面色羞惭不悦的皇帝闻言点头。

    “当务之急是先回朝。”他说道。

    罪已诏又怎么样

    人都是健忘的,过不了多久就没有人提及这件事了。

    如果有人记性好非要记得提及的话,就让他永远的闭嘴好了。

    只要他还是皇帝,谁又能奈何他

    “那等他们再求朕就回去。”皇帝站起来说道。

    这帝陵住着阴寒极其的不舒服,站在门口一眼就看到先太的陵墓。

    “陛下圣明。”宁云钊说道,又抬起头,“陛下,不如在这里犒赏了功臣,再回。”

    皇帝皱眉。

    “现在就犒赏吗”他问道。

    “如今京城尚不安稳,万数金兵流窜在京东路,官兵正在迎击围杀。”宁云钊说道,“此时犒赏守城有功之人,既能安抚民心也能鼓足士气。”

    皇帝点点头。

    “好。”他说道,“召宁炎山阳县主觐见。”

    “你这么做是想怎么样”

    宁云钊去外边给等候的大臣传达了皇帝的旨意回来后,遇到站在廊下的陆云旗,他没有像往常那样沉默不语,而是主动开口问道。

    宁云钊笑了。

    “其实是私心而已。”他压低声音说道,“为我叔父,为她,早日正名。”

    这样吗

    陆云旗没有再说话。

    她就要过来了吗

    她只来过一次这里。

    这里对她来说并不是什么欢悦的地方。

    陆云旗的视线落在前方,远远的一座陵墓可见。

第六十一章 敢开口[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