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张向东和苏砚秋过招![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了顿,语气里多了几分敬重,“第二幅是文徵明的《惠山茶会图》临摹本,虽是临摹,却是仇英的手笔——您知道的,仇英仿文徵明,曾让董其昌都看走眼。”
nbsp“仇英的仿品?”我挑眉,指尖摩挲着下巴上刻意画出的胡茬,“那倒有些意思。”
nbsp实际上,仇英与文徵明同属“吴门四家”,确实有过临摹之举,但真迹极少流传。
nbsp“这幅画描绘的是文徵明与友人在惠山煮茶的场景,”她的声音突然压低,带着几分神秘,“卷尾有祝允明的题跋,虽有些虫蛀,但画中人物的衣褶线条、茶具的釉色光泽,都与仇英真迹无二。”
nbsp她顿了顿,“实不相瞒,这画我是从一位没落贵族后人手里收的,对方急着换钱,我才有幸抢到。”
nbsp“祝允明的题跋?”我故作感兴趣,“虫蛀在什么位置?”
nbsp“主要在卷首,不影响画面主体。”苏砚秋立刻回答,“张大师若有意,我可以发高清图给您过目。”
nbsp“不必了。”我果断拒绝,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祝允明晚年书法苍劲有力,题跋却用秀逸小楷,明显不合常理。苏大师,你这‘临摹本怕不是‘臆造本吧?”
nbsp电话那头传来急促的呼吸声,显然苏砚秋被戳中了痛处,声音陡然提高:“张大师既然这么挑剔,那第三幅您听好了——是八大山人的《鱼石图》!”
nbsp“八大山人的真迹?”我坐直身子,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膝盖。八大山人(朱耷)的作品向来以“少而精”着称,晚年作品更是一画难求。
nbsp“没错,是他晚年的‘瞪眼鱼系列。”苏砚秋的声音里带着破釜沉舟的狠劲,“画面上一条鱼白眼向天,石边几株墨竹,虽纸本有些泛黄开裂,但笔墨的‘简淡孤洁之感扑面而来。左下角有‘八大山人的花押,还有清代收藏家安岐的鉴藏印。”
nbsp我努力回忆相关资料。
nbsp安岐是康熙年间着名鉴藏家,确有收藏八大山人作品的记录。
nbsp八大山人的“瞪眼鱼”多以水墨写意,若纸本开裂严重,很可能影响笔墨的连贯性,那就可以大大地压价了!
nbsp“开裂到什么程度?”我追问。
nbsp“有三道纵向裂纹,最严重的一道从鱼眼延伸到鱼尾。”苏砚秋语气又软下来,“但裂痕处的墨色有自然晕染,绝对不是人为做旧。张大师,这种级别的藏品,整个中海都找不出第二幅。”
nbsp“价格呢?”
nbsp“三幅打包价三亿。”她回答得干脆利落,“单买的话,八大山人那幅两亿,其余两幅各五千万。”
nbsp“苏大师你这是狮子大开口啊。”我冷笑一声,“唐寅残卷五千万?仇英仿品五千万?你当我是凯子?”
nbsp“张大师别急啊,价格可以谈。”她的语气瞬间变软,“这样吧,您开个价,咱们交个朋友。”
喜欢。
第253章 张向东和苏砚秋过招![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