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记功与人选[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p;nbsp嬴政也是瞥了眼旁边的墨君,嘴角噙着一丝笑意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盖聂转身看向墨君道:“其一自然便是圣平君,圣平君曾在南郡与汉中两地治理地方,有着极为丰富的查案经验,当下整个秦国,最适合处理此事的便是圣平君了。”
nbsp“是吗?墨卿对于盖聂先生的建议,可有什么异议?”
nbsp“啊?臣也附······”
nbsp突然听到嬴政又喊了自己的名字,正在‘神游天外的墨君先是一呆,几乎是下意识开口。
nbsp但话刚说到一半,墨君便猛地反应过来,话锋急转道:“啊不!臣有异议,这段时间臣事务繁忙,所以此事还请王上与盖聂先生另请高明吧!”
nbsp开什么玩笑。
nbsp这事就算让墨君打死昌平君,他也不能接啊!
nbsp【第一代改良麦种】与【冬小麦】献上去之后,墨君立下的功劳已经够大了。
nbsp要是这时候万一自己再来查案立个功,这就是真的要把自己架在火上烤了。
nbsp要知道。
nbsp刚刚嬴政和自己已经默契的将两种‘新麦种的功劳翻了过去,这当然不是嬴政不打算给赏赐,而是现在墨君的地位太高,实在不好给封赏。
nbsp所以干脆先把这笔功劳记下来。
nbsp反正记功这种事,当初嬴政还没有掌权的时候,他和墨君就常干,现在故技重施,也算是轻车熟路了。
nbsp而且这一次墨君之所以献上新粮种,本就不是为了功劳。
nbsp因为到了现在的高度,该有的他都已经有了。
nbsp所以现在墨君真的可以说一句,自己不爱权利,不贪名声,不喜钱财······因为这些他都已经有了。
nbsp而这一次之所以主动献上粮种,单纯就是为了理想。
nbsp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nbsp墨君现在确实改变不了时代,但给全大秦的百姓多吃一口饭,多啃一个饼,他还是可以做到的。
nbsp“既然墨卿事务繁忙,那便算了吧!”
nbsp看着墨君的反应,嬴政也是笑着开口道。
nbsp其实刚才嬴政也只是和墨君开个玩笑而已,主要是今天因为墨君献‘麦种一事,令嬴政的心情不错。
nbsp而玩笑过后,嬴政也是神情一肃,果断下令道:“传诏,各郡县粮税一事,交由典客李斯负责彻查,不得有误。”
nbsp听到嬴政最后下达的命令,墨君与盖聂的目光都是瞬间一凝。
nbsp这个人选,稍微有些出乎了二人的预料之外。
nbsp但仔细一想,却又感觉很合理。
nbsp正常情况下。
nbsp凡涉及粮税之事,首要负责之人必然是墨君这位治粟内史。
nbsp不过现在墨君身上有‘要事在身,无法亲自调查此案。
nbsp那么这种情况下,第二人选应该是主管司法的‘廷尉,也就是刚才在咸阳宫外与墨君对峙的那位金有钧。
nbsp可结果嬴政并未选择廷尉,反而选择了执掌外交的‘典客李斯。
nbsp这个选择看似不合理,但若是知晓里面的一些内幕就能明白,这压根就是嬴政布下的另一步棋。
nbsp因为现在李斯是嬴政的人,而金有钧却是‘楚国外戚一脉的势力。
nbsp与原剧情不同的是,原剧情中嬴政是在后期攻打楚国时,突然遭受到昌平君反叛,才开始对‘楚国外戚一脉势力产生恨意。
nbsp可是现在随着墨君这只小蝴蝶煽动翅膀,导致如今秦国的‘楚国外戚一脉,早早就受到了嬴政的猜疑与忌惮。
nbsp所以如今嬴政很早就已经开始压制‘楚国外戚一脉的力量。
nbsp不仅如此。
nbsp李斯虽然师承儒家荀子,可他本身学习的却是法家之术。
nbsp这场各郡县粮税偷漏一案,嬴政没有将其交给金有钧,反而交给了李斯。这里面恐怕不仅是为了打压金有钧,甚至说不定,嬴政还有想让李斯取而代之的意思。
nbsp毕竟廷尉与典客虽然同位九卿,但九卿之间,也有地位高低、权势轻重的差别。
nbsp不过这些,跟墨君的关系就不大了。
nbsp······
nbsp离开咸阳宫后。
nbsp墨君先去了一趟治粟内史府,不管怎么说,就算其他各地郡县都偷漏了不少粮税,可这一次天下大收却是不争的事实。
nbsp足足一千六百万石粮税,加上之前嬴政与墨君、蒙氏一族、王氏一族合作的‘贩盐生意,也已经开始展开。
nbsp用墨君的提炼之法提取出来的精盐,被命名为【雪花盐】,如今已经开始通过【玄衣商会】的各个合作商,偷偷贩卖到了其余六国,而且全部走的高端市场。
nbsp这些贩卖的‘私盐,如今已经开始为秦国国库带来大量收益。
nbsp可以说,现在治粟内史府掌管的国库里的钱粮数目,堪称前所未有。
nbsp墨君在治粟内史府待了一阵,清点了一下入库的账目,确定无误之后,便离开了。
nbsp不过他并未直接返回墨府,而是转道去了另外一个地方······
nbsp······
喜欢。
第三十七章 记功与人选[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