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趁还年轻[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燕都,上元节。
nbsp今年是陈国的洪德十六年,同时也是北齐的昭武三年。
nbsp七十多年过去,北齐已经是一个相对非常稳定的政权了。
nbsp因为稳定,所以燕都自然也会慢慢变得繁华热闹。
nbsp事实上,早在永平帝时期,燕都的人口就超过了建康,是如今这片土地上,为数不多的,百万人级别的超大城市之一。
nbsp政权相对稳定,那么上元节自然也是要过的,毕竟这座城里,还是汉人相对多一些的。
nbsp往年上元节的时候,燕都与建康一样热闹。
nbsp不过今年燕都的上元节,虽然一样有灯会,但是比起往年,似乎多了一些阴霾。
nbsp达官贵人们,已经不再出门过这个节日了。
nbsp因为山东丢了,大齐的军队在山东大败,十多万人只有不足五万人逃出来,撤退回了北边。
nbsp皇帝陛下,雷霆震怒。
nbsp这个当口,不管是汉臣还是上族臣子,自然都不敢再出去欢声笑语,要是被上面知道了,一个不小心,就会变成皇上的出气筒。
nbsp尤其是…
nbsp如今这位昭武皇帝,脾气并不好,登基两年多时间,已经有不少官员,死在了这位新君手里。
nbsp而当年与他争储的兄弟们,也一个个暴病而亡,几乎少有幸存。
nbsp在这种环境下,燕都城的气氛,变得有些沉寂,仿佛是南边那个姓沈的年轻人,在这座大城上,蒙上了一层灰蒙蒙的雾气。
nbsp在这种气氛之下,上元节很快过去。
nbsp而就在上元节过去之后三四天时间,燕都城一些偏僻的茶馆里,开始有人传山东之战的始末。
nbsp有人说,当时朝廷派出去的钦差周元朗,在济南的时候,曾经跟南陈的主将沈毅,有过通信。
nbsp这是事实。
nbsp沈毅当初打下兖州之后,周元朗的确给他写过信,沈毅还给他回过信。
nbsp当初周元朗给沈毅的信,大概的意思是,要求和谈,也就是让沈毅,打到兖州为止,双方坐下来好好谈一谈。
nbsp而沈毅给周元朗的回信是,打到黄河边上再谈。
nbsp而事实上,沈老爷并没有兑现诺言,因为他攻下济南城之后,淮安军便陆续收复山东全境,已经不止到黄河边上了。
nbsp不过,当初周元朗给沈毅的信,原件已经被沈毅烧掉了。
nbsp没有原件,也就是说,这封信里到底写了什么,已经没有人能够说的清楚,包括沈周两位当事人,都没有办法说的清楚。
nbsp因为总有人会觉得你在说谎。
nbsp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有什么谣言,周元朗都没有办法辩驳。
nbsp至于沈毅的那封回信,就算周元朗保存了,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nbsp信里说,打到黄河再谈。
nbsp偏偏济南,就在黄河附近,在这封信过去一年以后,济南便被淮安军攻陷,天知道这是不是两个人之间的“暗号”?
nbsp因此,这种没有成本的谣言,在短短两天之内,就在燕都疯传。
nbsp正月十八,当“赋闲”在家的周元朗,还在自家后院晒着太阳看书的时候,一个身材壮硕的年轻人,大踏步走了进来,径直走到周元朗面前,看着正在翻书的周元朗,这壮硕年轻人眉头大皱。
nbsp“什么时候了!你还有闲心在这里看书!”
nbsp周元朗闻言,抬头看了看这壮汉,随即把手里的书放在一边,起身行礼道:“大兄。”
nbsp周元朗在家中同辈之中排第三,在他上面的,分别是周元垂与周元护。
nbsp堂哥周元垂,已经死在了南边。
nbsp而亲兄长周元护,就是父亲周世忠的长子,也是原先周家默认的继承人,常年在征南军中做事,后来因为太蠢,被周世忠赶回了燕都,还象征性的蹲了几个月大牢。
nbsp此时的周元朗,虽然被免了官职,但是因为与昭武帝认识,想见到皇帝也不是难事,在周家还是有一些地位的。
nbsp周元护虽然瞧不上这个书生一般都弟弟,但是也不敢太过蛮横,只能闷声道:“你知不知道,现在外面到处都在传,说你在山东的时候,与南朝沈毅互通私信!”
nbsp“甚至有人说,山东陷落,是你与那沈七密谋!”
nbsp周元护直勾勾的看着自己的这个亲弟弟,低声道:“还有人说,你通敌卖国!”
nbsp周元朗听到这里,才终于合上了手里的书本,他站了起来,深呼吸了一口气,转身就走。
nbsp周元护皱眉道:“你去哪里?”
nbsp“换衣服。”
nbsp周元朗头也不回:“进宫。”
nbsp…………
nbsp半个时辰之后,换上了一身新衣服的周元朗,出现在了宫里。
nbsp他虽然没了职位,但毕竟是当年天子登基之时的第一功臣,因此即便是白身,也没用多久,就被小太监领着,进了宫里,见到了正在修德殿里处理政事的皇帝陛下。
nbsp进了修德殿之后,周元朗恭恭敬敬的跪在地上,以头触地。
nbsp“草民周元朗,叩见皇上,吾皇万岁…”
nbsp昭武帝默默放下手中的朱笔,抬头看了看眼前这个将门出身的读书人,神色有些复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先生起身罢。”
nbsp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人能够否认,昭武帝登基的过程中,周元朗是出力最大的那个,如果没有他,现在帝座上坐着的,一定不是昭武帝,而是岐王赵隶。
nbsp哪怕昭武帝本人,对周元朗,也是心怀感激的,不然不会只下狱了图远,对周元朗不加刑罚。
nbsp见周元朗站了起来,昭武帝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先生应该是为了燕都坊间的一些传闻来的罢?”
nbsp“是。”
nbsp周元朗低头道:“皇上,这件事大有蹊跷,一定是有人故意为之。”
nbsp“朕已经派人去查了。”
nbsp昭武帝目光平静,看着周元朗:“坊间传闻说,先生与沈毅有过私信,此言属实否?”
nbsp“不属实。”
nbsp周元朗斩钉截铁的说道:“皇上,臣与沈七之间,的确有过通信,但绝不是什么私信,而是公信。”
nbsp“当时,淮安
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趁还年轻[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