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揽镜自照共悲苦,多有试探锋芒恶[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sp; “再者,大理寺不负责兵部的事,无需多言,此事也不必再谈。”
“晚间宗熙会写折子将此事奏上,您还是与圣上商讨此事吧。”
“宗熙还要写折子,您请吧。”
“这……”江结还要再说话,李正怡打断他,抬手往外赶人:“请吧,江明公。”
赵观平躲在屏风后,看不清两个人的动作,听着声音是江结走了,便从屏风后出来,径直拿了新的茶碗给自己倒了一杯,是新贡的茶。
“平郎,”李正怡朝他笑笑道:“可都听清了?”
“嗯,”赵观平点头皱眉思量此事:“真是匪夷所思,江御史不是那样的人。”
李正怡喝口茶道:“江明公身边有一个宫里的内侍,他是奉圣上的命令来试探我。”
赵观平不解皱眉:“为何想要试探二郎呢?”
“约是圣上见我动作太大了吧,”李正怡笑着看向赵观平:“我近来频频整治孙家。”
赵观平见他神色有异,反问道:“当真?”
“当然不是,”李正怡叹口气,说了实话:“江御史这样效忠圣上的人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事,要是我那老丈张玉河来说还有几分可信。”
“圣上这是逼我与江御史决裂,”李正怡微微眯着眼睛道:“而且我还必须要如他所愿。”
“那二郎真的要写折子?”
赵观平明白了,是圣上不满李正怡近来同江结交好,以此逼两人反目。
“当然,做戏要做全套。”李正怡当真写了折子给陛下,晚间递到圣上面前。
圣上接了李正怡的折子,示意元玉台来看。
“这、陛下,江明公一直忠心耿耿,绝不会做出这样的事。”
“朕知道,那伯律以为是平王在胡言乱语?”
元玉台颔首道:“必然。”
“哦?”圣上饶有兴致问道:“伯律为何有如此见解?”
“臣以为,江明公一心为君,不可能有不轨之心,”元玉台语气诚恳:“那么两厢取舍,必然是平王的过错。”
“哈哈,不一定呐,爱卿!平王是朕亲手教出来的。”
圣上意味深长道:“他这是知道了朕的心思,表明态度呢。”
见元玉台面露疑色,圣上继续道:“是朕让江卿同宗熙说那些话的,所以宗熙写了折子奏上,以后若再和江卿有来往,那就是存了不轨之心,罪大恶极。”
元玉台闻言汗都要下来了:“陛下睿智,伯律拜服。”
“不过,”圣上话锋一转又道:“宗熙就是太了解朕,才让朕对他不满。”
“陛下的意思是?”元玉台打起十二分精神,洗耳恭听。
“他太聪明了,若像桢奴和桐奴一样,笨一点、可怜一点,朕也能对他多几分父子之情。”
圣上神情惋惜,叹道:“如今却只想让他离朕远点。”
“锋芒毕露,却不知好刀要会藏在刀鞘里。”
元玉台试探道:“陛下的意思是想让二殿下安分一些?”
圣上漫不经心点点头:“可惜他永远不知安分两个字如何写。”
“这是原话?”
“是,陛下亲口所言,所以二郎还要揽下九月秋狩的巡视任务?”元玉台面露担忧。
李正怡颔首道:“是啊。”
元玉台微微皱眉,嘴角也抿着,为难道:“可陛下的意思是……”
“伯律,我并非不信你所言,只是圣上厌恶的不是我聪明与否,是否不知收敛,而是厌恶我这个人。”
元玉台静静看着李正怡。
李正怡继续道:“我若真的蠢笨如三弟,他早揪着我的错把我下狱了。更何况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我懂。”
言辞恳切,像是当初从未让文天冬监视人一样。
“再者,伯律必定听过周昌直言谏上反得引君主忌惮之事吧?”李正怡问元玉台。
元玉台点点头:“太史公曾书昌尝燕时入奏事,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高帝逐得,骑周昌项,问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纣之主也。於是上笑之,然尤惮周昌。”
“是了,因而有时就事论事方为丞相之才,”李正怡看向元玉台:“我信伯律,伯律也信我,好吗?”
“好,伯律都听二郎的。”
“那假若圣上问伯律巡视一事交给谁,伯律该如何回答?”
元玉台沉思片刻:“二郎聪明,必不让陛下烦忧。”
李正怡点点头:“甚好,另外我要你去告知孙家,也该让桢奴出出风头了。”
唐皇后既说孙家要对李正憺下手,那不论真假自己也要助他一把。
“是,伯律知晓了。”
安排了事,李正怡心下轻松便笑道:“如此甚好,不知半夏还好吗?”
“一切都好,我正教那孩子写字呢。”
“让伯律费心了。”李正怡想起当初编排半夏的话又笑了。
“有二郎这句话,”元玉台拱手道:“伯律一切都是值得的。”
(
第37章 揽镜自照共悲苦,多有试探锋芒恶[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