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朝宠妻日常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章 所谓兼祧[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两人在花厅里坐着等消息,于敏中怕他无聊,还摆出棋子拉他下棋。裴琅哪里会下,连连摆着手要拒绝。于敏中却不肯依他,非要拉着他下上一盘。

    正在推搡间裴珲进来了,见状便说道:“敏中可愿跟我下一局?”

    于敏中欣然应允,忙摆好棋盘请他落座,两人就这么你一下我一下地在棋盘上厮杀起来。

    裴琅虽然不会下棋,却也看得津津有味,见天色渐渐昏暗了还帮他们搬过去两盏烛台。

    天快落黑的时候于敏惠才缓缓从后院出来。于家的下人点亮了庭院各处的灯笼,淡黄的光晕在新月的笼罩下,显出一派朦胧之色。

    但灯影中的人却无暇欣赏这份夜景,于敏惠眉头紧蹙,一路都低头沉思着什么。

    裴琅见她过来了,赶紧提醒道:“嫂嫂出来了。”

    裴珲听了立即停下手上的动作,走出花厅搀住于敏惠道:“惠惠,还好么?”

    于敏惠朝他勉强一笑,道:“没事的,咱们走罢。祖父想留我们吃饭,已被我拒绝了。”

    “姐姐不在家吃饭了?”于敏中问她。

    “不了,中哥儿快去罢”于敏惠道“我这就走了,等过几日再来。”

    于敏中把他们送出门,等他们走远了才命人阖上门落了锁。

    裴琅骑着马走在车旁边,裴珲点着灯笼驾着马车慢慢往前走。

    “哥哥,可以么?”裴琅侧过头担忧地问道。这马车是新买的,裴珲刚学会驾车就要走夜路,他有些不放心。

    “二郎放心罢,我走得慢。”裴珲道。

    裴琅一只手驭马,探身从裴珲手里接过灯笼道:“哥哥驾车不方便,还是我来拿着罢。”

    说罢便一夹马肚向前走了几步,提着灯笼替裴珲照路。裴珲不必提灯笼后轻松了不少,挥鞭让马走得更快些。

    走了一段路后,裴珲扭头向马车里问道:“惠惠你可难受?”

    “不呢。”于敏惠闷闷地回道。

    裴珲听她语气不大好,便紧张道:“怎么了?”

    于敏惠半晌才答道:“我今日听大伯母话里的意思,似乎是想让中哥儿给大房和三房兼祧,我觉得不大妥当,却不知如何劝她。”

    “兼祧?”裴珲讶然“大老爷不是还有两个儿子么,怎么就要兼祧了?”

    “我也是这么说”于敏惠的声音仍旧闷闷的“大房还有敏允和敏阙,哪里就需要中哥儿兼祧了。可大伯母毕竟退了一步,弄不好祖父也会答应。”

    裴琅听到这儿,忍不住插嘴道:“哥哥,什么是兼祧?”

    “就是身兼两房的子嗣传承。”裴珲道。

    裴琅仍有些不大明白,自我理解道:“就是敏中将来得生两个孩子,一个归大房,另一个归三房,是这个意思么?”

    “哪有这么简单”裴珲道“兼祧的人得娶两房正妻,两妻在礼法上地位平等,生的孩子都是嫡子。”

    “那不就是平妻么?”裴琅只知道有这个说法,但还从没见过。

    “跟平妻不大一样”裴珲道“平妻以姊妹相称,生的孩子算亲兄弟;兼祧的两妻生却要以妯娌相称,生的孩子算堂兄弟。敏中若要兼祧的话,大房妻就得称三房妻为弟妹,三房妻要称大房妻为嫂子。”

    “这是什么规矩?”裴琅十分不能理解“不都是一个父亲么,为何会是堂兄弟?”

    “所以才叫兼祧两房啊。”裴珲笑道。

    他驾着马车转了个弯,等车跑稳了才补充道:“倘若大房无子,那用这个法子也在情理之中。只是于大老爷分明还有两个儿子,这就叫人摸不着头脑了。”

    裴琅算是听明白了,这就是个为传宗接代创造的另类法子。只是可怜了于敏中,小小年纪就被迫当了种马,难怪他那么渴望成家立业。

    几人不多时便回到了家中。于敏惠一路被晃得略有些不适,裴珲便把饭菜端进房中陪她吃,裴琅则和老沈氏一起在堂屋里用了饭,又把锅碗瓢盆都洗刷干净了才歇息去了。

    第二天到了学堂,果不其然又见到了于敏中的一张苦瓜脸。

    “祖父果真是糊涂了。”于敏中一见到裴琅就忍不住大倒苦水“他居然答应让我兼祧,就因为大伯母退让了一步。”

    “只是这个原因么?”裴琅不大相信于汉翔会这般好说话。

    “也不全是。”于敏中哀怨道“他还想借兼祧之便,多给我找一门得力的岳家,将来好在仕途上帮衬我。”

    “老大人好算盘。”裴琅赞叹一声“如此一来你既能多得一门助力,又能光明正大地享受齐人之福。”还不会有重婚罪的嫌疑。

    “快别说风凉话了”于敏中道“这样的福气我让给你可好?”

    “不了不了,我福薄。”裴琅连忙拒绝。

    他见于敏中的确不情愿,便不再打趣他,转而认真地问道:“这事可还有回旋的余地?”

    “只怕难办。”于敏中沮丧道“就算有法子,我也想不出呀。”

    裴琅陪他想了一会,才犹豫道:“我倒是有一个法子,只是不知道可不可行,而且同样有些难办。”

    “什么法子?”于敏中盯着他问道。

    “就是让你未婚妻家假意退婚。”裴琅道“我方才想了想老大人的思路,感觉无非是‘中庸二字。大夫人一开始想把你要回去他不同意,等她后退一步说想让你兼祧,老大人就同意了。”

    “确实如此。”于敏中赞同道。

    “所以我觉得我们也可以按他这个思路来。”裴琅道“老大人不是想给你多找门姻亲么,如果能说动你未婚妻家假意来退亲,叫他明白这么做非但不会让你两头受益,还会丢掉原本定好的婚事,那么以他的‘中庸之道必然会打消兼祧的念头,以此挽留你未婚妻。”

    于敏中听后欣喜道:“我看可行,阿琅你是怎么想到的?”

    “我也是听别人说的。”裴琅咳了一声,羞愧道“我以前的先生打过一个比方,说国人最擅中庸之道,就是最爱调和。如果你想在一间四面不透风的房间里开一扇窗,他们会反对你,说你多事;可如果你说想把四面墙砸了,他们就会过来调和说‘不若先开扇窗?。”

    “就是这个道理,我祖父就是这样的。”于敏中笑道“既然他阻止我开窗,那我干脆就把墙砸了,叫他去调和罢。”

    他笑了几声后突然又忧愁起来:“可也须我未婚妻家配合才行,这就不好办了。我未婚生子都不见他们家退婚,这事就更不会了。”

    “所以才说这事难办。”裴琅道,他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这才出了这么个主意。

    于敏中眉毛皱成一团,道:“像俞家那样的道学世家都是只认死理的,想让他们主动退婚比登天还难。”

    “于家?”

    “浙江海盐的俞家。”于敏中道“不是我这个于,同音不同字。”

    “我说呢,老大人怎么给你找了个同姓。”裴琅道“只是浙江也太远了罢?”

    “俞家是书香世家,祖父看中了他们家的实力。”于敏中解释道“我定的那位俞小姐父亲是当今户部尚书,论起来比我祖父官儿还大些。”

    “但凡他们家有一丝不同意,你肯定就不能兼祧了。”裴琅道。于汉翔绝对不会为了还没影儿的第二门亲事舍弃这么好的婚事。

    于敏中为难道:“我真想让他们家不同意,从我母亲逼着我纳妾的时候就想了。可俞大人那种古板性子,认定了女方退亲有碍名声,只怕谁也说不动他。”

    “只要能流露些反对意见就成。”裴琅道“我之前不知道他们家有这般实力,这样看来连假退婚都用不着了。”

    “可俞大人不会管我的家事。”于敏中郁闷道“我看他宁可让自己女儿吃亏,都不会替女儿出头,更别说替我出头了。”

    “难怪你说他古板。”裴琅不知该说什么好,学道学学到这个程度也不多见。

    于敏中长叹道:“他要不是我未来岳父,我非说他迂腐不可。他有个女儿嫁了个混账人家,他不替女儿出气就算了,还对女儿说‘这就是你的命。后来他女儿数次找他求救,都被他拒之门外,最后眼睁睁看着女儿被婆家折磨死了。”

    “他为何会这样?”裴琅还是头一次听说有这样的人,觉得这种行为完全无法解释。

    “学道学学魔怔了。”于敏中道“前有海瑞饿死亲女,今有俞老见死不救,都是道学的‘佼佼者。不同的是前者是假的,后者却是真的。”

    “这可真难办。”裴琅本以为为人父母必有一片拳拳爱女之心,绝不容自家女儿受委屈的,没想到会是这么个情况。

    “我先试试罢。”于敏中道“实在不行再另想别的法子,反正我不会娶两个。”

    “别人都盼着‘升官发财死老婆,你为何偏要反其道而行之?”裴琅好笑地看着他。

    “我是那般没品的人么?”于敏中羞恼道“就像你说的,三妻四妾虽好也得有福享受才是。我和你一样福薄,怕是不能享受了。”

    他不知想到了什么,停顿了片刻才接着道:“阿琅,我从小就跟别人不大一样。我哥哥们姬妾成群我一点也不羡慕,我就想找一个真正懂我的人,和她一生一世白头到老。”

    裴琅顿生知己之感:“你和我想的一样。”

    于敏中看了看他,笑道:“所以我们投缘。”

    “可倘若俞家不打算参与进来,老大人又一心想让你兼祧”

    “那我就剪了辫子做和尚去。”于敏中一脸坚决“既然要砸墙,干脆就砸个彻底。”

    

    (

第30章 所谓兼祧[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