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那些年,我谈过的恋爱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66号公路[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要去法拉盛。

    法拉盛是纽约的中国城。

    我让他把我放地铁口就好了,我自己坐地铁去。我已经研究过攻略了,七号线的终点就是法拉盛。

    一出地铁口,我就听到了熟悉的东北口音:董老师,董老师,这儿,这儿……

    东北大姐。

    50岁左右,她是我读者。当时我的文章年费1200元,她每年通过西联汇款给我转300美金。有意思的是,因为我们县城取不了西联汇款,她陆续给我汇的1200美金,到现在还在我的邮局储蓄卡里,需要去市级邮局办理转汇,这么多年,我一直都没去办,还挂在那里。

    到了法拉盛,太失望了。

    连我们县城都不如。

    太破了。

    而且有穿越感,全是汉字,全是中国面孔……

    大姐在这里干什么?

    打黑工。

    搞按摩。

    她在这里多年了,说快熬出头了,她的目标应该是拿身份。带我去她工作的地方看了看,基本类似温州洗头房。她可能看到我在疑惑什么,跟我解释,她这里是相对正规的,注意,是相对。

    她给我解释,这边的按摩店分abcd四个级别。

    大姐懂的真多。

    大姐能喝白酒,竟然去商店买回了老村长。

    这么说吧,若不是零散的黑人以及店面上的英文单词,法拉盛就是东北一个小县城,就那感觉。店里女人也多是东北的,大姐调侃我,看中哪个要哪个……

    羞死我了。

    大姐既是股东又是店长又是亲自上阵的。

    多面手。

    晚上,安排我住对面的旅馆,类似国内的连锁酒店。老板很热情,跟我聊了半晚上。老板是上海人,退休后来的纽约,这个店是儿子开的,他帮着照顾。自己感叹,觉醒晚了,应该早点出国。

    类似“觉醒”的老人很多,能到美国的这都算有本事的。别说是美国了,我之前经常跑南非线路,南非有些地接导游就来自上海,之前是大学老师之类的,退休后想定居在那边,先从服务业做起,也发出了类似的感慨。

    不知道,看到中国这么高速的崛起,有没有后悔?

    大姐上班到凌晨。

    次日我到下午才见到她,我要去机场了,飞芝加哥,她说自己不会开车,但是朋友有车,让朋友送我。

    是她的东北老乡,60岁左右,金戒指,金链子,金手表,在法拉盛开东北饭店的,开了一辆奥迪q7。其实,整个法拉盛全是豪车,因为那边车子太便宜了,国内一辆q7的钱能在那边买三辆。q7跟我聊着聊着,聊出了亲戚,他祖上是闯关东去的东北,老家是莒县东莞镇的。我说,你老家离我10公里。

    瞬间亲近了。

    在路上,东北大姐跟我聊起了自己,说自己是单亲,有个闺女,已经读大三了,在东北师范大学。自己到美国的时候孩子才读初三,这么多年没见过面了,但是她说一切都值得,自己是为孩子铺路。

    她设计的路是,自己拿身份,然后让孩子直接投奔她。

    我弱弱的问了一句,谁帮你照顾孩子?

    她说,老头老太。

    搬下行李,准备说再见了,大姐说:我抱抱偶像可以不?

    我说,什么偶像,咱是好朋友。

    拥抱了一下。

    拥抱时,她说,昨晚下班时太晚了,想过去找你聊天,想你肯定睡了,又怕你多想,其实,你姐是干净人。

    我说,我理解。

    后来,大姐发展的如何了?

    前两年,她闺女加了我微信,偶尔我们聊几句。大姐可能考虑闺女的感受,已经不做按摩行业了,可能还有股份,她主要经营东北餐馆,大概率是跟q7在那边搭伙过日子了。至于有没有领证,咱不知道。

    闺女在那边念书,说是研究生最后一年。若是不知道她妈的背景,还会以为她是富二代,朋友圈全是高大上,动不动滑雪、看nba、买限量款球鞋……

    说,有计划定居美国。

    就这些!

    

    (

第一章 66号公路[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