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李小倩[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方面,我们是老乡,有相似的底层逻辑与生活习惯。
一方面,总比我爹在农村给我找个强吧?
他三姐叫李小倩,麻杆叫李小伟。
我问,你三姐有男朋友没?
他说,没,所以让我给物色个。
其实呢,麻杆对我有误判。他以为我也是港局的,而且我是曲师“毕业”的,本科毕业进港局肯定有编制,而且我年龄比他姐小,也算门当户对。
同在港局不认识?
港局万多人,n多单位,不认识很正常!
就这样,我加了李小倩的qq。她的qq名是个英文单词,翻译过来是新鲜的。我当时会读会拼,今天会读不会拼了。
聊了几天,觉得不错,那我去青岛见见吧。
一见面。
就是个农村土妞,太土了。
干瘦。
我都怀疑没有80斤。
真是我老乡,错不了,不打扮。我们老家那边是如何看待化妆的?
化妆是贬义词!口红、染发,都是不正经女人才搞的玩意!
一直到今天,你去县城看看,老师没有化妆的。
讲个题外话。2006年前后,我在正式单位当过一段时间的临时工,也是想试试自己是否适合安稳的工作,另外父母也逼的急。在我当临时工的期间,我们单位有位女士染了黄头发,先后有两位领导找她谈话,要么你别来上班了,要么染回去。
言归正传,继续说第一次跟李小倩见面。
见了以后,我心想,我父母肯定能看中,一眼就觉得是个过日子的人,对吃不讲究,对穿不讲究,不讲究到什么程度?
后来,我们正常交往时,她说没衣服穿了,我带她去逛街,她说买李宁就行,那时李宁是n线品牌,一双鞋百十块钱。进了李宁专卖店,她说自己也不懂,让售货员帮她选。我跟售货员说,从头到脚给买两身,顺便买个包一起装着,一共花了六百来块钱。
就这么两身衣服,来回倒着穿。
我真把她带回了老家。
父母,很满意。
只是我爹提出了疑义,人家是研究生,能看中你吗?
我说,只有我不要她的份。
我爹表示怀疑。
但是呢,我爹觉得貌似又有点靠谱,因为她到我们家,什么活都干,什么活也会干,晚上也主动跟我睡一起。
这么快就睡一起了?
是的,其实我们见面的第二次就睡在一起了。
我也很尊重她。
所以,从来没有过。
我父母对她评价很高。因为按照农村的标准,这绝对是个好媳妇,能干,朴实,过日子,学习又好,至于不爱打扮,那不是优点吗?
评价越高,我爹越担心人家看不上咱。
我觉得是杞人忧天,你是不知道你儿子在网上有多牛逼!
当时,我对她有多喜欢?
谈不上吧,只能说,我对女人底层的审美逻辑跟我父母高度相似,就是农村人经常评价女人的一句话,她适合当媳妇。以后,谁若是赞美你们这个,就说明你们不会打扮,不够妖艳,不够性感。
只是个中性人,不是女人。
包括,今天现在回忆起她,我都觉得她身上没有一点女性魅力,连澡都不怎么洗,还有一圈牙结石,肋骨一根一根的。我给她买过一条长裙,她说自己从来没穿过裙子,不好意思穿,最终也没穿。不管什么时候我见到她,她要么穿校服,要么穿运动服。
因为她,我搬到了青岛。
若是说,我对她影响最深的一个点,就是让她相信了互联网奇迹。她跟着我,接触的全是互联网从业人员,耳濡目染,她自然不自然的有了互联网思维。
我真的算是掀开她天花板的人,给她带去了太多人生第一次,第一次坐小轿车,第一次吃肯德基,第一次去影院,第一次看演唱会,第一次坐轮船……
这些,也都没有过?
我之前写过一句话,大家貌似都不怎么认可;即便是今天,大部分县城人,都没有吃过肯德基,包括公务员!
别跟我抬杠,因为我就生活在县城,我逢人就会做类似的调研。我记得我写过那篇纪实文学后,身边有个大姐问我肯德基怎么叫外卖。她给闺女买了一份,闺女读初二了,从来没吃过。
很多时候,并不是吃不吃得起的问题,而是县城人是“肯德基是垃圾食品”观点的深度认同群体。
在一起时,李小倩问我对她有什么期望?
我说,这样,你呢,继续读博士,然后争取在青岛当个大学老师。
可能,这是我内心深处的理想吧?
(
第十七章 李小倩[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