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那些年,我谈过的恋爱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六章 芬兰[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 她说,哪个女朋友不是掰弯的?

    她给我科普了很多她们那个圈子的事,我还学会了一个专用名词,磨豆腐,我越想越觉得形象。

    她认为,这类圈子比异性恋圈子要乱,就是感情会短,大家都会变,不断的寻找新的目标。

    我说,“你要是喜欢男人就好了。”

    她说,“我妈也是这么希望的。”

    我问,“有没有谈过男朋友?”

    她说,“也谈过,就是因为谈过,实在无感,才发现自己取向有点问题。”

    她跟我一个山东人喝酒,还说一醉方休。

    没几瓶啤酒,她就开始迷糊了,非拉着我对着极光磕头,要结拜成兄弟,我也配合她……

    既然是兄弟了,咱俩抱着睡觉也没啥吧?

    她虽然跟我一样平。

    但是,还是有差别的,我的是黄豆,她的是花生米。

    她不知道怎么想的。

    可能是给结拜兄弟一个投名状吧?

    她说,“愿意尝试一下,从高中以后就没碰过男人。”

    她的确无感,甚至应该感觉恶心,她全程没有任何表情,我也不好意思继续了,就此结束吧。

    回程,我们聊了很多,她之前在监狱工作,后来又出来深造了,可能的确不适应体制内的节奏吧?她说爷爷在监狱工作,爸爸也在监狱工作,过去是湖心监狱,她讲了很多自己小时候的故事,爷爷会让犯人帮家里干活,逢年过节还会从犯人里找干过厨师的来家里炒菜,找下象棋厉害的陪自己下象棋。

    还有,可以为犯人开小灶,例如在家炒好菜,给打包送去。

    前两年,我环骑海南,路过她那边,她请我吃饭,说本来安排我去参观一下监狱,结果正好有大检查,可能进不去。

    我说,“我对参观监狱没兴趣。”

    她依然未婚。

    在岳阳那边做舞蹈培训学校,主要是针对成年人,说已经有三个校区了,她是跟了武汉一个大v,叫王贺,这哥们创办了一个新的舞蹈学校模式。

    黄毛在英国毕业后,去了荷兰,用了一年的时间考了一个教师资格证,她曾经怂恿了我n次,让我也去考一个,这个东西不限专业,谁都可以报考,拿到教师资格证以后就可以教学。

    她在中学教书。

    荷兰的农业是很牛的,主要是立体农业,就是最大化的追求单亩经济效益,因为黄毛家是做农业的,黄毛她爹就借助闺女在荷兰的这个资源,不断的引进一些荷兰农业设施,包括农具,自用或卖给同行。

    我跟红毛不怎么好了以后,我跟黄毛也交流的少了,一般就是她回国我们一起去健身,此时我在健身房已经有专属区域了,她也不怎么喜欢跟人打招呼,就会借用我的空间。

    我就调侃她,还约男人不?

    她说,“早戒了,没意思。”

    我问,”有结婚的打算没?”

    她说,”没有,标准的不婚族。”

    我问,”你爹你妈不催你?”

    她说,”他们忙着操心我弟,我弟也不结婚。”

    这期间,我们还产生了一些小合作,她问我有没有熟悉的围栏生产商,这个围栏名字也很有意思,就叫荷兰网,恰好我带队去印尼时,有个小姐姐家里就是生产这个的,我拉了个群,让她们认识一下。

    还出口了不少。

    我记得给了我4万人民币的佣金。

    有段时间,我特别想种地,红毛反对、青岛大耳环反对、红毛她爸也反对,理由是农业吸金,不赚钱,因为做农业的人太多了,几乎穷举过所有可能性,若是有赚钱的路子,早就试出来了。

    一句话,常规做法,一定是此路不通。

    若是为了情怀?

    那弄三分地,自己玩玩就行了。

    既然不赚钱,你们又为什么前赴后继?

    他们是想做农旅概念……

    去年,黄毛带了个朋友来沂水,这个朋友是做农业投资的,说是国家专程把他从荷兰请回来的,喜欢钓鱼,光聊海钓就给我们聊了老半天,拿手机给我们看视频,他办公室有个2米多长的大鱼标本,就是他自己钓的。

    我问过他一个问题,目前种什么能赚钱?

    他说,农业里最容易产生以小博大的领域是苗圃,你赌中了一个流行新品种,可能一年就赚几千万,若是赌不中呢?则打了水漂。那如何才能赌中呢?要懂审美,要有科研所的资源,要有进口资源。

    我谈了谈我自己的优势。

    他说了几个区域让我研究,一是欧洲月季,入门很难,但是一旦站稳脚,市场很稳定,玩欧洲月季的全是有钱人,欧洲月季有点类似数学游戏,可以有无数种花色、花状组合,存在变化性。二是无花果,要做苗木,无花果的领头羊是日本,可以从日本进口苗木然后再次分销,无花果未来会有个大爆发期,理由是?在所有水果里,最适合做采摘的就是无花果,因为无花果熟透了最好吃,大家为什么没被无花果惊艳过?因为没有机会吃到这样的,吃一次,就被颠覆了。三是日本西红柿,通过互联网做零售,针对健身群体、养生群体。

    这些,我都挨着考察过,尤其是欧洲月季,很小众的一个圈子,全是发烧友,江苏有个种植基地,顺丰每天派专车过去接货。无花果我也考察过,的确如他所言,最适合做采摘,我去现场吃了一次,也拍了大腿,真好吃,我去的那个基地,老板是大连人,中国板栗第一人,后来转型研究无花果苗木,也是卖全国,我去看了看,感觉我们搞不了,技术门槛很高。至于西红柿?

    我采访了一些种植户,都说不好卖。

    好不好卖无所谓,关键是好不好吃?都说好吃,我自己试吃了一段时间,上瘾了,的确好,准备拿地开干时,跟我合伙的农业局领导,被双规了。

    算了!

    

    (

第四十六章 芬兰[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