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隔阂[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 许多人离她而去,譬如父皇,譬如母后。
又有人踏雪而来,譬如谢锦。
她不要千秋万岁,只想要眼前人,没有哪一刻比这一刻更清楚。
这是姜照的心之所向。
她的目光逐渐变得灼人,滚烫到沉浸绣品的谢锦都有所触动,扭头望了过来。
姜照目光一滞,轻飘飘的转移了视线。
但谢锦已经看到了她的目光,那样浓烈的情感全部凝铸在一双眸子之中,纵然谢锦没有看懂,却还是感觉到了不同以往的气息。
很熟悉,似乎是在哪里见过,甚至更加强烈。
她却一时之间想不起来了。
直到元祥从殿外探进个脑袋来,见姜照的确在里面,才缓步走到跟前行礼,细声细气道:“陛下,翰林院韩学士求见,已在前殿等候。”
“韩宣?”姜照一挑眉,起身问道:“他可有说为何求见?”
元祥道:“韩学士未曾说过。”
姜照又望向谢锦,她此时已站起身来,与姜照对视一眼,又低下头去。
“那朕……就先过去了?”姜照试探道。
谢锦颔首道:“奴婢恭送陛下。”
早该知道她的态度,姜照心里倒是没再有什么落差,又低声道:“朕回头再来看你。”
她瞥过元祥一眼,领着他出了殿门。
翰林院学士韩宣,是个文采斐然的年轻人。他是先帝在位时最后一位状元,虽出身名门,但少年意气,颇有一番抱负,与那些便于掌控的世家子弟多有不同。
于是他也不受先帝青眼,与他同年的举子皆有远调或高升,韩宣作为一甲榜首,却只是在翰林院行走,耍耍笔杆子功夫。
姜照登基后,开始着手培养自己的势力,韩宣是自己求到新帝面前,并不求升官发财,只求君王开眼,不要埋没人才。
韩宣成了姜照的心腹,虽然仍在翰林院,做一个小小的编书学士,但是暗地里扶植了不少文臣新秀,按他的话来说,都是为将来的嘉平盛世打下的基础。
是以,韩宣的来意,姜照大约也能猜得出来。
前阵子科举殿试结束,姜照钦点出了前三甲,此外还有十数名得她青眼的举子,全部入翰林院行走,尚未安排差事。
那些人都在韩宣手下,一是考量,二是琢磨。
韩宣生在世家,却也并不是光鲜亮丽,他是庶出子,母亲身份低微又早亡故,家中兄弟甚多,在父亲眼里,他是最不起眼的一个。
他自幼历经风雨,见惯人心,自以为看人极准,姜照也愿意信他。
纵然是自己挑出来的人,还是送到韩宣面前,让他再掌眼。
“新科状元郎谈源生,满腹诗书,八面玲珑,堪有宰相之风,陛下选的极好。”
韩宣与姜照对坐手谈,缓缓落下一子,分神道:“论天赋文采,他其实不如方崇,论家世样貌,他不如赵承明,年龄也比他们大上许多。但谈源生此人,家族底蕴深厚,阅历丰富,目光也长远,实在最适合为官。”
“韩卿以为,他与赵相相比如何?”姜照淡淡问道。
韩宣去摸棋子的手一顿,抬眼看她,姜照目光平静的和他对视。
“三十年前的赵相不如谈源生,三十年后的谈源生,必定远胜于赵相。”
“朕明白了。”
姜照落下一子,拿起茶盏缓缓饮了一口花茶,淡笑道:“景州谈家,世代书香,祖上曾出过前朝的宰相,却也有百年未曾有人入仕。”
韩宣问道:“陛下的意思是?”
姜照道:“他若做贤相,朕愿做晋安宗,他若做奸相,朕便是晋废帝。”
晋是前朝国号,如今大孟的江山,正是从晋国皇室手里抢来的。
晋安宗是前朝明君,曾为了拜大儒卫逢出山为相,亲自在卫逢隐居的深山茂林等了三个月,方感动卫逢,出山助他安定天下,解决了当时晋国的内忧外患。
而晋废帝则与其相反,最恨文人恃才傲物,但凡有臣子对他显露出一丝不敬,便重刑重罚,后来更甚连续废杀了四名宰相,成功让这文臣之首的位置成为了烫手山芋。
直到反军入京,废了昏君,改了江山名姓。
晋废帝成了亡国之君,被幽禁至死,也被史书批的一无是处。
姜照说要做晋废帝,自然不是要成为他那样的昏君,拿废帝与安宗对比,要表达的不过是自己对于能臣的态度罢了。
韩宣点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
探花郎赵承明是赵家人,若说之前对他只是有些防备,但经过赵太妃让人掌掴谢锦,姜照心里对于赵家的厌恶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她不想提起赵承明,便直接问道:“朕的榜眼如何?”
榜眼方崇,年不过十七八,文章却写的极为漂亮,不止是措辞华丽,更是见解独特,丝毫没有因为出身寒门而受到束缚。
凭心而论,若只从考题上来说,方崇才是姜照看中的状元人选。
“此子绝非池中之物,是百年难遇的人才。”
说起方崇,韩宣也来了劲,几乎是对他赞不绝口。
“无论是从才华还是心性上来说,方崇都堪称一句天才,不过终究还是年纪不大,在许多方面还需敲打,臣本欲让他和谈源生互相成就,若谈源生可接左相之位,那右相之位,也该是方崇能够当起的。”
“可惜,他却无心朝堂啊。”
提及此,韩宣颇有些头痛,叹道:“这也是臣此次想禀告陛下的事,方崇知道陛下有意让臣培养他,但他对臣直言,要回乡做县令去。”
“县令?”姜照蹙眉道:“一品宰相不愿做,要去做七品县令?”
韩宣点点头,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
第20章 隔阂[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