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到明末去当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7章 史可法是个好同志 一更[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人都有些半信半疑,有的更加疑惑不解。

    独有宋献策佩服不已,阎应元的政绩岂能是大人编得出来的?就知道大人不是那么不着边际的人。

    宋献策心中暗自庆幸,幸亏自己没有提出疑惑,否则在大人的眼中自己岂不是太肤浅了?

    因此宋献策不住的赞道:“大人知人善任,任人唯贤,不拘一格,如此垂Ai,江Y三公必然感念大人之破格擢升之恩德,不遗余力抗击叛军……我大明有监国大人如此神明,实乃万民之福也!”

    这一顿夸赞把林毅夸的哈哈大笑。

    林毅心里话,忽悠你们这些人还不在话下吧,好歹b你们多几百年的见识。

    不过江Y三公的政绩还不至于如此,最有名气的当然是三公抗清81天的壮举,带领城中10万军民,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谁人能b?

    如果没有自己的穿越,按照原来历史的发展,崇祯皇上上吊之后,大明朝名存实亡,多尔衮收降了吴三桂之后,用铁蹄叩开了山海关的大门,然后十几万清兵马踏中原,李自成的人马对付得了明军,却对付不了满清八旗,从山海关之战以来,大顺军成了豆腐渣军队,从山海关一路败回到燕京,逃出燕京以后又败到山西潼关,然后从潼关又败到了湖北九g0ng山,直到李自成神秘的消失。

    多尔衮的满清铁蹄一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不但灭了大顺军,大明的残余更是抵挡不住,仅一年的时间他们便打到了长江沿岸。

    这个时候江Y三公挺身而出,率领城中不到10万军民奋起抵抗,坚守城池,浴血奋战。清军动用了包括八旗JiNg锐和大明军队投降的汉J队伍20多万军队,200多门红衣大Pa0,猛攻江Y小城。

    一连攻了81天,最后付出了伤亡7万多人、连折了三位亲王的代价,终于把江Y城攻破了,然后进行了血腥的屠城,城内包括江Y三公在内的10万老百姓无一投降,全部被屠杀。

    清军参加攻城的主要指挥官有博洛、尼堪、孔有德,这一场战争在中华民族反侵略的战争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江Y三公从此名留青史,成了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

    作为一个穿越者,这一段历史林毅当然知道。

    现在由于自己的穿越,改变了这一历史走向,江Y三公包括江Y城的父老乡亲等10万人等不用慷慨赴Si了,什么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这些悲剧都不会再重演了,李成栋这些刽子手,也别指望在拿无数同胞们的鲜血和生命染红自己的顶戴花翎了。

    但是像江Y三公这样的英雄人物决不能被埋没了,破格擢升,委以重任是必须的。

    历史已经证明,江Y三公率领10万布衣之兵,就能抗得住24万如狼似虎的满清JiNg锐之师,现在给他们三个兵马枪Pa0从理论上说,应该能够阻击住这些海盗出身的数万郑家军的。

    就算不能够彻底打败他们,能阻住他们也行,回头等自己处理完了大清这边的事务,再亲自率领大军收拾这群郑家的海盗!

    但是工yu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林毅竟然想重用江Y三公,就得给他们军队,武器和银子,不能白白的牺牲老百姓的血r0U之躯,不能再酿成像历史上那样的悲剧,让他们孤军奋战,困守孤城,最后与江Y城共存亡。另外还必须给他们足够的银子和粮饷,不能让英雄流血再流泪!

    因此林毅又下了第二道旨意,这一道旨意是下给燕京的内阁高官高宏图他们的,让他们全力支援南京的军事行动,新生产出的火枪一律优先运到江Y前线,调动各地的粮饷全力支援江Y三公的军事行动。

    这道旨意写好了之后,用上林毅的监国大人印,然后命专人骑快马送送王大明的京师燕京。

    这时宋献策提出了一个疑问,大明的京师,燕京方面肯定没有什么问题,这些官员或文或武,不管是太监,还是以前的东林党,现在都是雷厉风行,唯林毅的马首是瞻。

    这一点,林毅已经反复试验过了,现在燕京留用的官员,不管以前崇祯在的时候怎么样,现在还都说得过去。

    但是南京方面那可就不一定了,主要是南京离燕京甚远,而且南京的那一帮老官员都是从大明朝的旧官僚中退休的,林毅的影响这些年主要是在北方,他的监国大人的旨意,到了南京方面能不能管用?

    说白了,关键就在一个人的身上,也就是南京的史可法,他现在是南京的兵部尚书,万一此人接旨之后,从中作梗,不奉行或者不完全奉行林毅的旨意,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对于宋献策的担忧林毅哈哈一笑,“无妨无妨,史可法是个好同志!”

第387章 史可法是个好同志 一更[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