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春秋战国乱世情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章 祭足强抢粮食郑齐两国结盟(一)[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先王时期的老大臣,德高望重,资格最老,我不敢让你受到委屈,他这班大臣在一起上朝办公。你可以返回故国去,好好休养吧!”

    郑庄公听到周桓王让他退休的消息,出乎意料,犹如五雷轰顶,非常惊慌,跪拜在地上,连忙回答说:“我其实很早以前就应当辞去职务,返回故国了,我今天就立即辞职回国。”

    郑庄公对周桓王,毫无道理地剥夺他政权的事,心里非常怨恨,他收拾好行装,带领着随从人员,愤愤不平地走出周国朝廷。气愤地身边的随从人员说:“周桓王这个无知的小儿,忘恩负义,真不是东西!成不了什么大器,根本不值得辅佐!”当天就快马加鞭,驾车返回郑国。

    郑世子忽得知父亲郑庄公,离开朝廷返回郑国的消息后,不敢怠慢,立即率领所有官员,来到郊外迎接郑庄公,询问回国的原因。郑庄公就把周桓王不信任他,剥夺政权的事,详细地向儿子叙述了一遍,在场的人对此事都感到周桓王欺人太盛,他对此一直愤愤不平,耿耿于怀。

    郑国大夫高渠弥当时在场,他对郑庄公说:“我们郑国的君主,先后有两代人辅佐周王朝,功劳很大。太子作为人质,在郑国居住的时候,我们对他非常优待,一点也没有缺少礼仪。今天周桓王恩将仇报,剥夺了你的政权,而重用虢公,真是不仁不义!我们为何不兴师动众,率领大军攻破周王都城,废除了现在的国王,而另立贤良的国王。天下的诸侯,有谁不敬畏郑国呢?那样我们独霸一方的大业,就完全可以成就了!”

    颍考叔听了,心里非常着忙,立即劝阻说:“不可!不可!君臣之间的1UN1I关系,好b母子关系。君主不忍心仇恨自己的母亲,又何忍心仇恨自己的君王呢?现在只要韬光养晦,隐忍一年多的时间,再到周王朝去拜见周桓王,周桓王必然会憣然悔悟,重新重用。君主不能因为一时的愤怒,而伤了祖先Si节的大义。”

    大夫祭足,字仲,又称祭仲,中国春秋时代的郑国大夫,政治家、谋略家。他足智多谋,很有才能,他对郑庄公说:“在我看来,两位大臣的建议。都各有道理,我们应当兼而用之。我愿意率领一支军队,直接抵达周国边境,找借口说,郑国发生的灾祸,很不平安,为了逃避战乱,才把军队驻扎在温、洛两河流域之间,度过难关。如果周桓王派遣使者责备我们,要求我们撤退,我就有借口了。如果他不说什么,没有什么反映,你再到洛yAn去拜见周桓王,那样为时也不晚。”

    郑庄公听从了祭足的建议,让祭足率领一支人马,去见机行事,执行任务。祭足率领的郑队,到到温、洛的边境上,对当地的民众说:“今年我们国家发生了灾祸,粮食欠收,没有食物,无法生存,向温国的大夫借粟米千担,以度饥荒。”

    温源出于己姓。周朝初年,颛顼有个后代被封在温,后来温国国君的子孙便以国名为姓氏,称为温氏,就是中国温姓的最早来源。春秋时期,温国附属于晋国,是晋国权臣谷至的封邑。晋厉公对谷至专权很不满,就找个机会灭掉了谷氏。谷至的子孙有逃到国外的,后来也以温为姓氏。

    温国是东周王畿之内的小国。始祖为周武王的司寇苏忿生。温国都邑为温邑,国君称温子,或以国君苏氏而称苏子。温国国君苏子为周朝大夫。

    温国的大夫听说祭足要求借粮,并没有买他的帐,就找借口说,他没有接到周桓王的命令,不能借粮给他。祭足对他态度很不耐烦,就蛮横的对他说:“眼下你们这里大麦小麦正好成熟,完全可以充作作粮食。我不给我,我就不能自己获取吗,何必还要多此一举,救助于你呢?”

    祭足真是说到做到,立即行动,安排士兵们,各自准备好镰刀,分头到田间地头去,把成熟的麦子,全部收割回来,兴师动众,满载而归。祭足亲自带领着JiNg兵强将,前往田间地头去接应,保护收获的粮食。

第35章 祭足强抢粮食郑齐两国结盟(一)[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