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朝那些事儿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章【安史之乱21】[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但实际上两人并没有什么血缘关系。安思顺的汉化程度更深。所以忠君思想在他的心中更为根深蒂固。前他曾经多次上奏安禄山密谋发动叛乱,可是他仍旧不可避免地受到牵连,因为李隆基对他已经不再信任了,但是也不会难为他!

    李隆基任命天德军使、九原太守兼朔方节度使右兵马使郭子仪接替安思顺出任朔方节度使。安思顺进京担任户部尚书。安思顺的弟弟安元贞进京担任太仆卿。安思顺、安元贞兄弟没有想到从启程前往京城的那一刻起便一步步地走进Si亡,因为一个重要的大人物一心想将他们置于Si地。

    尽管如此,安禄山仍旧率军心急如焚地奔向常山郡。常山郡背靠巍峨的太行山,面朝平坦的大平原。横亘绵延的太行山将河东与河北地区分隔开。穿梭于太行崇山峻岭间的狭长的井陉道成为连接两大地理区域的交通枢纽。

    为了解除南下后的后顾之忧,安禄山派遣大将何千年、高邈率领二十名奚族骑兵疾驰向河东节度使治所太原府。

    安禄山留下养子李钦凑率领七千兵士驻守军事要地土门,然后继续疾驰向南方。

    安禄山忽然觉得这支铁流似乎代表着历史的cHa0流,“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因此在安禄山心中投降是对手唯一的选择。

    十一月初九清晨,范yAn城外校军场内旗帆招展,鼓声如雷,战马嘶鸣,军士众多。整装待发的十五万大军即将给予和平日久的唐帝国致命一击。

    虽然那道所谓的圣旨真假难辨,但有一点是无容置疑的,这道圣旨仿佛是一把悬在将领们头顶上方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稍有不慎便会人头落地。

    可怜的荣义郡主无权追逐自己的幸福,甚至无权决定自己的生Si。由于受到从未谋面的公公安禄山的牵连。由于受到没有什么感情的丈夫安庆宗的牵连,荣义郡主极不情愿但又无可奈何地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成为政治的殉葬品。

    不过范yAn的将士们还是嗅到了一丝异样的气息,因为自从八月份以来,安禄山变了,变得格外的好!

    当惊愕的守城将士出城追赶时。何千年和高邈等人早已消失在滚滚烟尘之中。

    伙食改善了,好吃的,好喝的应有尽有;生活改善了,除了及时足额发放军饷外,还时不时地发点奖金。

    史思明正是凭借对安禄山脾气秉X的极度了解才得以逃过这场血腥的杀戮。安禄山颇为倚重史思明所以对他竭力拉拢,但又无时无刻不在提防着他。

    安禄山随即征召诸位将领议事。这些将领们不会想到从他们跨入帅帐的那一刻起人生轨迹连同历史进程都会偏离原来的轨道。

    井陉道东接常山郡辖区内的土门关(位于今河北井陉县北井陉山上),西接的太原府辖区内的故关(位于今山西平定县东九十里的旧关)。军事要地土门早在战国时期便被称为“天下九塞之一”。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王翦攻打赵国,西汉名将韩信进军赵地,北魏帝国讨伐后燕都是是从这里出兵。

    河北地区的官员百姓们已经在和平之光的沐浴下平静地生活了一百余年,所以这场突如其来的叛乱让他们感到惶恐不安和措手不及。很多郡县的武器库内的兵器与盔甲因年深日久而锈蚀不堪,所以战士们被迫拿起木bAng迎敌。

    李隆基这么做除了宣泄心中的愤懑外毫无益处。这只会激起安禄山对李隆基以及唐帝国更深的仇恨。

    安禄山将圣旨高高地举过头顶,铿锵有力地说:“如今得到皇上密旨,令本帅率兵入朝讨伐J贼杨国忠。诸君从速起兵。”

    正在李隆基误以为这又是虚惊一场的时候。坐在舆车上的安禄山在十五万JiNg锐部队的簇拥下一路南下,烟尘千里,鼓噪震地。

    这是一支由汉族、同罗、奚、契丹、室韦等不同民族组成的多民族部队,也是一支长期经受战争洗礼的JiNg锐之师。

    困扰安禄山的心结如今全都消除了。日趋乐观的战场形势赶走了埋藏在他心底深处的那丝不安。

    袁履谦自然知道颜杲卿话中的深意。一场让安禄山心惊R跳的事变正在酝酿之中。

    安禄山长子安庆宗一直被留在长安充当人质。李隆基回到长安后立即斩杀了安庆宗。安庆宗的妻子荣义郡主被赐自尽。这场政治婚姻仅仅存续了五个月便以这种悲凉的方式结束了。

    北京副留守、太原尹杨光翙亲自出城迎接,因为他根本想不到这区区二十多个骑兵会在成千上万的太原守军的注视下将他劫持走。

    这番话显然是安禄山说给手下那帮将士们听的。“只反J相不反皇帝”的替天行道的戏还得继续演下去!

    他此时对形势的判断依旧过于乐观,因为他觉得那些将士们不会Si心塌地跟随着安禄山,所以这场叛乱将会“不血刃而定矣”,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的生命从这一刻起已经开始进入倒计时。

    欣喜不已的安禄山当即赐予颜杲卿紫袍,赐予史履谦绯袍。唐代对于官服颜sE有着严格的规定。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员才可以身着紫sE官服,只有五品以上官员才能身着绯sE官服。俗语“红得发紫”就是这么来的。

    为了填充杨光翙Si后河东地区出现的权力真空。李隆基任命右羽林军大将军王承业为太原尹、右金吾大将军程千里为上党郡长史,还诏令郭子仪率领朔方军驻防河东。李隆基在河东构筑王承业、郭子仪与程千里三点一线的防御T系。

    李隆基也沉浸在叛乱可以迅速平定的不切实际的幻觉之中。因为自从建国以来,所有的军事叛乱无论最初是多么轰轰烈烈,最终都是昙一现。

    在众目睽睽下,何千年、高邈竟然将杨光翙劫走了!

    安禄山命范yAn节度副使贾循镇守范yAn,平卢节度副使吕知诲守卫平卢。两人留守后方,接应粮草。大同军使高秀岩镇守大同。牵制河东军

第21章【安史之乱21】[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