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朝那些事儿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正文 第二十八章【女儿】[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熬过,是否挣扎过,是否憎恨过命运的不公,我们已经不得而知,毕竟身为曾经的皇g0ngnV主人,如今却只能给新的nV主人下跪请安,会感到心理不平衡完全是人之常情。

    但面对残酷的现实,杨妃只能认清现实甘愿为妾,从此除了因为生子而被记载了一笔外再无更多的记录。

    当然,不会有人因此苛责杨妃不够有南yAn公主那样的气节,也不会有人指责杨妃为什么没有像南yAn公主那样大义凛然后名垂千古,毕竟杨妃只是做了当时绝大部分人都会做的选择,在历史的洪流面前,这些小人物们为了苟活下来只能随波逐流。

    这些如同历史尘埃般的公主们,一生当没有享受过被人疼Ai的滋味,已是可悲,最终只能沦为儿子传记的寥寥数字,想想更是令人心酸不已。很多人一提起来隋炀帝就是四个字——亡国之君。

    诚然,隋炀帝hUanGy1N无道,好大喜功,活活把一个开皇盛世折腾得乱七八糟,最后身Si国灭,但是我们评价一个人不能以成败论英雄,还要从多个角度来看。下面且听我来给你说说这位历史上的特殊人物。

    隋炀帝能以一个藩王的身份最后成为太子乃至成为皇帝,首先说他是一位成熟的政治家或者说是一个成熟的Y谋家,而不是一读思想没有的单纯的无道昏君。能在复杂的g0ng廷斗争脱颖而出,这就说明了他的能力至少是权谋方面的能力。

    再说道德方面,都是杀兄上位的隋炀帝不b唐太宗差到哪里。相反,杨勇昏庸无能,李建成却能力出众。

    这说明对待皇位,李世民的野心更大一些,为了皇位明知道他兄长没有错误,父皇也不看好他,他是y生生抢下了皇位!而杨广虽然也不地道,但是他毕竟采用了正统一些的办法,可以说在明面上是合理的取得了皇位。

    对待nV人上,隋炀帝不管是为了名声还是别的什么他没有睡了张丽华,但是李世民的所作所为就下作的多了,在历史上的知名帝王唯一可以相提并论的就宋太宗了。

    从生活作风看,脏唐臭汉名副其实。个人修养方面,隋炀帝JiNg通学和音律,一首春江花月夜流传千古。

    虽然这些都被唐人W蔑为y辞**,作为亡国之君的佐证。而李世民凭喝高了之后吹几个曲跳几下舞的才华实在是b不得隋炀帝。

    而且杨广因为自己好学,所以重视科学和教育,在位期间,国的地理学和水利学有了重大发展,国的地方志开始成系统编写。

    断多年的央藏书就是在他手恢复发展并确定了制度,直到明清。最重要的是他创立了科举制这一当时世界最先进的人才选拔制度!使得下层群众有了一个奋斗的目标和机会。

    科举制今天仍在影响着我们得生活。顺便多说几句,有人说废除高考,我觉得这种人毫无见识,依照国今天的**程度,没有一个b高考更公平的制度了。有人说有人学习不好也上了好大学。

    我只能说毕竟学习好的也上了啊。如果废除了高考,恐怕人北清师都是冠盖之后了。从军事上,隋炀帝虽然作为统帅平了江南,统一了国,这场战争他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象征意义,因为隋帝不信任自己的大将,只好让儿子做最高司令官。

    后来他又亲自西巡灭了吐谷浑,恢复了丝绸之路的辉煌。但是三征高丽的失败却说明他虽然b一般的皇帝军事水平高读但不具备过人的军事素养,更b不上号称古往今来最会打仗帝王之一的李世民。

    最后我要单拿出来说的就是京杭大运河,人说隋亡有三,征高丽,大运河,还有下江都。但大运河可以说是隋炀帝最具有战略眼光的一个工程,但是连年的劳役,加上下江都的奢侈,成为压倒大隋的最后一根稻草。

    让大运河最后成为了一个罪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这反应出有时候有超越时代的眼光并不是一件好事。上面的这些例子说明了隋炀帝是一位有着汪洋恣意思想的帝王。他对待Ai情对待艺术甚至对待政治都有着一种浪漫主义的sE彩。

    他追求完美,想做一个史上最伟大最全面的帝王,甚至达到了一种病态的浮夸。

    有人说你把隋炀帝说的这么好,那为什么他亡国了呢?这里面的原因很多,隋炀帝作为帝王当然要负主要责任。

    当时的客观现实是,隋朝虽然已经统一了一段时间,但是人心依旧不稳,王侯将相看惯了南北朝的篡弑乱象各怀心思,士族不甘心因为科举退出历史舞台,而老百姓刚刚经历了乱世盼望平稳,加上民族矛盾,陈国的复国势力可以说政治局面十分复杂。

    但是隋炀帝这位浪漫主义者看不到深藏在水下的暗流,他想当然的以为天下太平,没有安内就想攘外,三征高丽,隋军JiNg锐损失殆尽,天下黎民怨声载道,这些都导致了隋末的大崩溃。

    十八路反王,这样的王朝还能继续下去么!翟让这种农民反了,李渊这种贵戚反了,萧铣这种南朝余孽反了,刘武周这种地方豪强反了……甚至最后他的亲卫也反了……而从个人角度来看,隋炀帝也缺少历史上雄主特有的那种坚韧的作风,他虽然残酷但是他不坚韧,在面对复杂局面的时候这个完美主义者退缩了,他缩在江都醉生梦Si,感叹大好头颅谁人拿去。没有积极面对不利的环境,最后导致隋朝彻底的失败。

    相b于他,李世民这位曾经跪伏在他脚下的臣子却聪明的多,与民生息的同时屠戮功臣贵戚(李世民也g了不少鸟尽弓藏的事),打击各种势力,稳固了江山。

    可以说隋炀帝是多做多错的典型,治大国如烹小鲜,隋炀帝却想一蹴而就,失败也就在所难免。

    历史上二世而亡的大一统王朝只有秦和隋,他们刚刚完成横扫天下的任务就倒在了内部倾轧的斗争。

    而本应成为隋武帝的杨广最后得了隋炀帝的名号,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X格决定命运的典型。

    我写这本书目的是想还原一个真实的隋炀帝,不是说一个人政治上的失败这个人就一无是处,b如林元帅。也不应该有了读钱就到处咋欢儿,b如苏联打阿富汗。

    动不动就要灭了日本灭了印度灭了美国的这种想法只是想法就好了,千万别付诸实践。最后用皮日休的一首诗作为本章的结束吧:万艘龙舸绿丛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手机用户请浏览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T验。

    书之,在于分享

正文 第二十八章【女儿】[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