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白狼山水间(八)[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是军户世家出身,父亲也算是卢龙军曾经的一方大军头,但因为庶出,便没有那几个嫡出子弟般地位高贵,反而是投身到了周知裕帐下从亲卫开始做起但就算是庶出,幼时也着实发奋刻苦了几年,书是念得极好的此刻他一边向周知裕解说,一边心暗自钦佩那位远在白狼山的李诚
以赵在礼对李诚的了解,这份札子必然不是李诚所书,很可能是那位与李诚一起结伴出关的冯道所做,但札子的条陈却绝对是李诚的想法以他和李诚几个月的相交来看,那个家伙偶尔会冒出一些古怪但令人回味无穷的想法,与这份札子的感觉极其相似
周知裕边听边想,听着听着,嘴角渐渐露出了微笑那个在贝州城头拼命厮杀的年轻人短短半年就已经成长到了这步田地,令他实在是既感惊讶又感欣慰这份计划虽然听上去有些不切实际,且计划的许多细节也很是粗陋,但其所包含的那种宏大的眼光和想法却实在是令人佩服,年轻人的激情和远大抱负展露无遗终于能够独当一面了么?周知裕沉Y着,权衡着
其实李诚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周知裕已经将他看成了自己辖下的一方小小势力周知裕明白,跟随他来到平州出镇地方的八十多个前健卒营老弟兄,原酉都的这十多个人,与其说是跟随他周知裕的,不如说是跟随李诚的因此,他对李诚辖下军官的委任完全是按照李诚的举荐来进行的,尤其是伙长以下军官,几乎等于甩手交给了李诚
与李诚形成典型对b的另一类军官则完全不同,b如赵在礼,同样作为都头,却立不起李诚这样的“小山头”,因为赵在礼辖下并没有打上他烙印的兵所以,赵在礼的都队里,就连伍长的任命,也完全由周知裕掌控
和李诚所担忧的相反,周知裕对李诚的成长反而有些乐见其成这不仅仅是卢龙军习以为常的惯例,在于周知裕有一种将李诚当做后辈子侄的观感,这种观感源于对李诚在贝州城头勇往无前的欣赏,源于在他处于低谷之时李诚对他毫不犹豫的追随
周知裕不怕李诚成长,因为李诚的身上深深的打上了他周知裕的烙印,只要周知裕善待李诚,帮助李诚,李诚就永远不能脱离他周知裕的T系,反而随着李诚的成长,他周知裕的T系也将加壮大他不担心李诚背叛自己,除非问题出在自己这一边,否则李诚的背叛,只能让他在卢龙军全镇之永远抬不起头来,成为人人唾弃的可耻者这,就是传承和惯例,也是卢龙军立足百年的规矩
如今小鹰张开了翅膀,已经初步展现了能够独当一面的能力,即将翱翔天空,周知裕决定再扶持一把,轻轻的推上一推而且,这份五年恢复营州的计划虽然有些不着边际,但确实很诱人啊,如果真能做到,他周知裕不仅将在卢龙军真正的立稳脚跟,就算放到整个大唐,这份军功也足以让他名扬天下
“g臣,下饬令,调右营甲都、乙都、丙都到榆关听用”周知裕吩咐道
“是”赵在礼立刻在桌案前提笔疾书
“令,让泉河加快募兵进度,一个月内,再募兵一千”周知裕继续道
“是”赵在礼继续写着,然后抬头问:“来榆关听用的三都士卒由谁统带?”
由于缺乏军官的缘故,周知裕将在平州征募兵的事宜托付给了跟随他最早的老亲卫张龙,张龙字泉河,对周知裕尤为衷心,虽然没有定下具T官职,但从周知裕交给他的一应职责来看,这是将来平州军都虞候的不二人选因此,征募的右营并没有军官,甚至连一个伙长都没有
“右营三都士兵限于三日内赶到榆关,一俟到达,甲都立刻开赴白狼山,补充李诚所部,一应队官、伙长阶别,由李诚所部调派”周知裕沉Y片刻,终于还是将晋升李诚为营指挥使的念头压了下来,擢太,他实在担心对李诚将来的前程不利,
赵在礼提笔记录着,脸上不禁露出羡慕的神sE
周知裕继续道:“营甲都改为右营甲都,g臣,由你担任右营甲都都头,兼领乙都、丙都,一个月内,我要榆关守卫固若金汤,能做到么?”
赵在礼笔尖一颤,强忍着心头的兴奋,大声道:“能”
//
第四十一章 白狼山水间(八)[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