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白狼山水间(三)[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八月是收获的季节,但在榆关之内五十里范围的田亩,那些h澄澄的麦穗却无人收割,只是迎风摇晃,形成一道道令人心头温暖的麦浪[ww我搜]自从契丹人叩关之后,榆关之内的村户人家都已经空空如也,大部分都被掳掠到了关外北地,还有一些幸运或者见机较快的,则逃难至了平州内地,至今不敢回转
手有粮,心不慌这句话出自李诚穿越前领袖的口,对于将领袖这句JiNg辟论断奉若圭臬的李诚而言,眼看着那么多粮食不去收割,那就是作孽了在征询过冯道的意见后,他立即组织甲都、乙都的士兵,合上冯道手下百名民夫,抛开手头一切活计,全力开始了秋收
李诚能够指挥的人手共计不到三百人,可是要收割的麦田预计近万亩于是,李诚实行了十小时工作制,即一天十二个时辰,只允许每人每天休息四个时辰,剩下的八个时辰则全力抢收就算如此,粗略估计之下,等到秋收期完毕,恐怕也会有近一半的麦田来不及收割冯道连夜向刺史府发出书信请求调配多的人手,于是三天后,刺史府紧急派遣过来三百名临时征募的难民,李诚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好在契丹品部的攻击没有再继续下去,这也让李诚得以cH0U出所有人力进行抢收,只是兵马使周知裕即将前来榆关巡视的消息,却让李诚有些犯愁周知裕来榆关,怎么着也得带上一、两个都?这一接待起来,怎么着自己也得cH0U出一、两百人?来上一天还好,若是连续呆在榆关三、五日不走,却该如何是好?
李诚驻守榆关近月的工夫,已经把这座关城看作了需要自己来呵护和保卫的孩子,压根儿就没考虑过,周知裕才是真正的榆关守捉使,他就算驻扎在榆关三年五载,那也是理所当然李诚担忧的不是将榆关重交出来,周知裕待他不薄,他现在在周知裕的T系感觉良好,就算周知裕让他立刻卸任,他也没有什么怨言他担忧的是,人力cH0U调出来后,会极大的延误秋收事务,到时候该会损失多少粮食
按照刺史府的来信,cH0U调给榆关的三百民夫已经是极限,再多就没有了今年风调雨顺,不仅整个平州,就连整个卢龙节度辖下的各州农田都是一片丰收,成熟的粮食就在农田里等着收割,可因为南征战败的惨重损失,卢龙军镇的壮年劳力折损太大,各州都出现了人力匮乏的情况(神座 ww)若不是因契丹人掳掠SaO扰而逃难入关数万难民,平州一样会出现劳力严重不足的窘况
在李诚的想来,周知裕选择这个时候到平州巡视,那不是添乱嘛
李诚把这个想法和越来越投缘的冯道说了,冯道一笑,提笔就替李诚写了一份公公是发给兵马使衙的,公表示,一定竭尽所能,做好欢迎周知裕巡视的接待工作,确保周知裕在安全的情况下,了解到榆关上下的所有详情同时,公末尾提了一个小小的请求,请周知裕前来巡视的时候,将组建的平州军一并带过来,能来多少就来多少,因为榆关正在全力抢收农田,却苦于人手不足,希望周知裕能将这些弟兄带过来帮忙
李诚看完这封信后,会心的一笑,连忙署名发了出去
过了三天,李诚在榆关迎到了带领营甲都十名士兵的赵在礼两人一见面,赵在礼就口头传达了周知裕的命令,原定的巡视推迟到秋收之后,李诚则要抓紧收割农田,不许让一粒粮食烂在田地里为了帮助李诚抢收,特令赵在礼带领本部士兵前来听候调遣这道命令让李诚发自肺腑的好一通感慨,有这么一位T贴下属的好上司,还真是人生的一大福气啊
传达完周知裕的口头命令后,赵在礼还向李诚解释了命令背后的来由经刺史府和兵马使衙门合议,榆关内五十里内所有无主的农田,全部交由平州军收割,所获粮食作为平州军征募军的募兵费
谈到了募军的事情,李诚不免要详细问一番赵在礼有些兴奋的道:“三营军已经募齐,目前就是缺军官,尤其是有实战经验的军官而且,据幽州那边传来的消息,因为契丹人屡屡犯边,节度府准备重调整的方案,允许各州依据财力扩充至三营或五营不等,这道命令不久即将传达下来今年看上去是个丰收年,因此张使君和咱们家将军初步议定过了,平州军准备扩充到五个营头”
这个消息让李
第三十六章 白狼山水间(三)[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