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木匠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明代的官制(十)[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
    洪武间,置承敕监,司监,考功监,参掌给授诰敕之事。永乐初,命内阁学士典机务,诏册、制诰皆属之。而誊副、缮正皆书舍人入办,事竣辄出。宣德初,始选能书者处于阁之西小门,谓之西制敕房。而诸学士掌诰敕者居阁东,具稿付书缮进,谓之东诰敕房。正统后,学士不能视诰敕,内阁悉委于书、序班、译字等官,于是内阁又有东诰敕房。

    这就是内阁诰敕房及制敕房书舍人的由来。若从其沿革看,似乎是古代书舍人演变而降为低级。至于直华殿东房,武英殿西房书舍人,最初为内官之职,继而以书分直,最后则选择能书者充任。其地位更为卑微,舍人大约有两方面,说:

    大约舍人有两途:由进士部选者,得迁科道部属,其直两殿,两房舍人,不必由部选,自甲科、监生、生儒、布衣能书者,俱可为之。不由科甲者,初授序班,及试书舍人,不得迁科道部属,后虽加衔列(卿),仍带衔办事。

    书舍人这一官,性质十分难辨,明代制度,富家弟,尽管一无所能,但可用资捐得一书舍人,再加一卿衔,便俨然成为高官显爵。如与唐、宋之舍人相较,则有天渊之别。沿至清代,虽不至如此之滥,而书科书(删去“舍人”二字)只以荫生,贡监补授,至于内阁书,则几乎是非进士不可补。

    明代又有行人司,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初置,设行人,秩正品。左、右行人,从品。不久,改行人为司正,左、右行人为左、右司副,另设行人345人。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陞司正为七品,左、右司副为从七品,行人为正八品,职专捧节,奉使之事。载:

    凡颁行诏赦,册封宗室,抚谕请蕃,征聘贤才,与夫赏赐,慰问,赈济,军旅,祭祀,咸叙差焉。每岁朝审,则行人持节传旨法司,遣戍囚徒,送五府填精微册,批缴内府。最初多由孝廉充任行人,奉使常不称旨。后定行人司官40员,全在进士选授。非奉旨不得随便派遣。从此,行人之职才受到重视。

明代的官制(十)[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