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木匠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天启帝其人(网上转摘,仅供参考)[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天启帝明熹宗朱由校(公元1605-1627年),明末皇帝年阴历月—1627年阴历八月在位,年号天启(1621—1627年)。明光宗朱常洛长,父亲光宗在位仅29天便因“红丸案”而暴毙,朱由校经过“移宫案”的风波,为群臣拥立继位。在位7年,因嬉乐过度成病(一说曾落水,留下病根),于1627年服用“仙药”而死,终年23岁,谥熹宗,葬于德陵(今北京市十三陵),是明朝营建的最后一座皇陵。天启帝有三男二女,无一长成。终无,遗诏立五弟信王朱由检为皇帝,即后来的明思宗(崇祯皇帝)。

    ****

    家庭情况

    父:明光宗朱常洛

    母:王才人,初为东宫选侍,1605年封才人,1619年殁,及熹宗继位,追上尊号曰孝和太后,迁葬庆陵。

    乳母:客氏,本为保定府定兴县民侯二之妻,万历,入宫哺育皇长孙。天启初封为奉圣夫人。每在宫肆淫横行,后妃多遭其毒手。魏忠贤得势,实因客氏,二人狼狈为奸,贻害无穷。崇祯继位,令出宫。三月而论罪,下浣衣局,笞死。

    **

    懿安皇后张氏:约公元1606—1644年,开封人,生员张国纪女。传说名嫣,小字宝珠,于信史无考年,以国色入选,册为皇后。性严正,对熹宗多有规劝。厌恶客魏专权,不假以辞色,曾欲将客氏绳之以法,被忌恨。曾有孕,客魏买通宫人使她流产,从此不育。客魏犹恨之,唆刘志选使劾后父张国纪,诬后非国纪亲生,几乎倾摇宫。熹宗病重,张皇后力挫客魏阴谋,传旨令信王嗣位。崇祯朝,上徽号曰懿安,居慈庆宫。崇祯帝于朔望及皇嫂千秋,必衣冠朝谒,礼敬如母后年,甲申国变时,自缢殉国。皆载人亲见其死。清兵入关,合葬于熹宗德陵。

    裕妃张氏:以直烈忤客魏,被幽闭于冷宫断绝饮食,至活活饿死,死时尚身怀有孕。

    皇贵妃范氏:初封慧妃。所生皇次夭亡,复因客魏而失宠。

    成妃李氏:生一女,早逝。曾利用侍寝之机替范妃向皇帝求情,不料因此招来客魏的忌恨,被幽闭在长春宫断绝饮食,幸好成妃早有预料,先在檐瓦藏有食物,方才免过一死。仍获严谴,崇祯初,恢复位号。

    容妃任氏:魏忠贤养女。国亡后冒充已殉节的懿安皇后,招摇诓骗,颇惑人视听,以至明末笔记所载张皇后下落事多失实,甚至谓张后迎降李自成,贺宿著为之力辩。

    贵人冯氏:因谏罢内操为客魏所忌,矫旨赐死。

    **

    兄弟

    简怀王朱由学

    齐思王朱由楫

    怀惠王朱由模

    湘怀王朱由栩

    明思宗(信王)朱由检

    惠昭王朱由橏

    **

    怀冲太——朱慈燃,生母不详(后夭折)

    悼怀太——朱慈,母皇贵妃范氏(后夭折)

    献怀太——朱慈炅,母容妃任氏(后夭折)

    二女皆早逝。

    ****

    一波三折的登基:

    在明熹宗的父亲明光宗于公元1620年9月病死后,熹宗被宣布即帝位,但是抚养朱由校的皇妃李选侍以明熹宗生母早逝为由,将熹宗扣留。

    群臣非常着急,纷纷上书请李选侍放还熹宗。但是李选侍根本不听,仍旧将新皇扣留,幸亏太监王安从大局出发,将皇骗了出来,交给了群臣。

    李选侍见此,就赖在乾清宫不走,以此要挟群臣给他皇太后的封号。按古制皇帝即位后,应该立即迁入乾清宫居住,但是无人奈何的了李选侍。劝李移宫的奏章如雪片飞来,李选侍根本不理。群臣终于被激怒了,杨涟代表众大臣向李选侍下达最后通牒,让她即日离宫,新皇朱由校也下旨,让李选侍移宫,加上大太监王安对李选侍百般威吓,李选侍只好带宫女灰溜溜迁出了乾清宫,9月庚辰日奉朱由校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天启”,是为大明熹宗皇帝。史称此事件为“移宫案”,为明朝宫廷三大案之一。

    ****

    天启帝时期的政治

    天启帝即位后令东林党人主掌内阁、都察院及部,东林党势力较大,公正盈朝。杨涟、左光斗、赵南星、高攀龙等许多正直之士在朝担任重要职务,方从哲等奸臣已逐渐被排挤出去,吏制稍显清明。由于杨涟等人在帮助天启帝即位时尽心尽力,因此,天启帝对这些东林党人也是非常信任,言听计从。

    在东林党人的辅佐下,朱由校在位初期他迅速提拔袁崇焕,天启二年(1622)下诏为张居正平反,录方孝孺遗嗣,优恤元勋,给予祭葬及谥号。在澳门问题上态度强硬,还与荷兰殖民者两次在澎湖交战,并且获胜。且有罢矿监,安抚辽东的之举。但是谁知不久之后就出了事。

    这时的后宫之,两颗毒瘤正在悄悄的生长。这两个毒瘤就是魏忠贤与客氏。魏忠贤原为一市井无赖,大字不识,却善于钻营,很快攀上了大太监王安的关系,并结识了当时还是皇太孙的天启帝,天启帝继位后,他的地位自然直线上升,升任司礼秉笔太监。客氏是天启帝皇帝的奶妈,其奸诈而贪权,客魏两人很快结成了同盟,成为了后宫不可一世的力量。王安等太监在后宫逐渐被排挤,客魏的权力覆盖了整个后宫。但魏忠贤并不满足,决心成为权倾朝野,名副其实的大太监。

    一方面,魏忠贤引诱天启帝玩乐,使天启帝整日沉浸在木工活之。另一方面,魏忠贤与朝堂上的一些臣如崔呈秀之流相勾结,排挤东林党人,逐渐掌握了内阁和部。魏忠贤常常趁天启帝在专心制作木器时启奏,这时天启帝总是厌烦地说:“朕知道了,你去照章办理就是了。”魏忠贤据此滥行赐赏,大施刑罚,造成空前的宦官专政。天启五、年间,屡兴大狱,诬杀东林党人杨涟、左光斗、魏大等,并毁天下东林书院。凡正直的大臣,都被以东林党的罪名惨遭横祸,东林党人被贬、被杀不计其数,其最著名的当属杨涟、左光斗为首的东林君。天启年,天启帝还命顾秉谦等人修,为魏忠贤等歌功颂德。

    ****

    天启帝时期的社会

    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不仅残酷地排除异己,而且加深了对百姓的盘剥,使得民不聊生,政治极度黑暗,其时,国内土地兼并剧烈,苛捐杂税繁重,各种社会矛盾激化,这必然导致了人民的反抗。天启元年,白莲教在山东揭竿而起,奢崇明、安邦彦起事于西南,天启七年,国内还爆发了山东的徐鸿儒起义和陕西的王二之起义。

    天启年间,天启帝不但面临内忧,还有外患。山海关外,后金政权步步进逼,使明王朝面临末日。天启帝却听信谗言,不辨是非,即位后罢免辽东经略熊廷弼,致使后金势力逐渐壮大,攻陷沈阳、辽阳,进逼宁远(今辽宁兴城),辽东局势日趋严峻。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为稳定辽东,天启帝不得不再次起用熊廷弼为辽东经略。熊廷弼根据辽东实际情况,制定了三方布置策。而掌握辽东实际兵权的巡抚王化贞,却不顾当时敌强我弱、容易被各个击破的危险,力主分兵把守,全面进攻。天启帝优柔寡断,没有主见,不对经、抚之争作出合理决断,以致后金军各个击破,攻陷广宁及其周围40余城。在阉党策划下,天启帝杀了坚持正确方略的熊廷弼,忠臣良将孙承宗、袁崇焕亦遭猜忌被革职,辽东战局陷于重重危机。同时,荷兰人于1624年登上台湾岛,大明王朝很快又失去了台湾。

    ****

    贪玩的“木匠皇帝”

    天启帝时,外有金兵侵扰,内有明末起义,正是国难当头,内忧外患的时期。天启帝却不务正业,不听先贤教诲去“祖法尧舜,宪章武”,而是整天游戏于声色犬马,草木鱼虫之间。尤其是对木匠活有着浓厚的兴趣,整天与斧、锯、刨打交道,只知道制作木器,盖小宫殿,将国家大事抛在脑后不顾,成了名副其实的“木匠皇帝”。

    天启帝不仅贪玩,而且还玩得很有“水平”,朱由校自幼便有木匠天份,他不仅经常沉迷于刀锯斧凿油漆的木匠活之,而且技巧娴熟,一般的能工巧匠也只能望尘莫及。据说,凡是他所看过的木器用具、亭台楼榭,都能够做出来。凡刀锯斧凿、丹青揉漆之类的木匠活,他部要亲自操作,乐此不疲,甚至废寝忘食。他手造的漆器、床、

天启帝其人(网上转摘,仅供参考)[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