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孺子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三十六章 难解的杨奉[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韩孺来请母亲迁宫前往洛阳,慈宁太后仍不想走,“陛下若能守住京城,我不必走,陛下若是不能,我不想走。”

    韩孺躬身道:“朕不会守卫京城,而且不只是太后,朝大臣也都要迁往洛阳。”

    慈宁太后脸色一变,“陛下要放弃京城,放弃……皇宫?”

    “有朝廷的地方就是京城,至于皇宫,只是皇帝的居处而已。”

    慈宁太后怒容满面,“陛下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咱们母付出多少努力才……我不走,就让我与皇宫共存亡吧。”

    韩孺知道母亲有时会非常固执,早想好对策,沉默片刻,说:“若有万一,洛阳就是新都,庆皇将是新皇帝,他还年幼,其母惠贵妃无权无势……”

    慈宁太后被击软肋,她之前不走,是因为皇帝还在外面,如今皇帝要留下与敌军死战,庆皇立时显得无依无靠,“皇后会照顾他,她答应过我。”

    “崔太傅下落不明,很可能已经殉难,崔家只剩下崔腾做主。皇后为人贤淑,不喜权势之争,等她觉得自己需要照顾庆皇的时候,只怕大势已去,什么都来不及了。”

    慈宁太后沉默良久,“陛下决定立庆皇为太?”

    “庆皇年长,理应由他继位,旨意已经送到皇后手了。”

    慈宁太后长叹一声,“为什么陛下不能像别的皇帝一样,留守安全的地方,将守卫国土的事情交给朝大臣呢?”

    韩孺微笑道:“时势不同,大楚需要一位进取的太祖,而不是守成的皇帝。敌军兵多势众,大楚只要稍微露出一点软弱,北方的匈奴就会趁机参战,到时候大楚将无路可退。”

    慈宁太后再次长叹,“咱们母的命总是不好。”

    韩孺上前一步,“朕选择不了‘命,但是朕能选择如何应对。朕看史书越多,越觉得没有皇帝拥有‘好命,皇帝既为天下之主,就要承受天下之难题,此乃必然之理。从太祖以至武帝,列祖列宗皆是如此。若论命之好坏,朕自以为比父兄二帝都要好些。”

    桓帝毒、思帝自杀,甚至来不及展现自己的治国才能。

    慈宁太后凝视皇帝,明白自己已经彻底掌控不住儿,“陛下若是大胜,还会改立太吗?”

    “请太后不要问这种事,只有朕在前线驾崩之后,皇后才会出示圣旨,朕若平安返回,则一切按规矩来。”

    规矩就是皇后生不出嫡,庆皇才有资格成为太。

    “什么时候出发?”慈宁太后问。

    “明天一早。”

    “唉,要么是千古一帝,要么是无知昏君,陛下这次赌的可大了。”

    “名声归史书,胜败归自己,朕无遗憾。”

    慈宁太后挥挥手,表示默许,韩孺告退,命司监刘介立刻做准备,然后前往勤政殿,正式传旨,要求朝廷迁往洛阳。

    如何应对大臣们的反对,韩孺已经做好准备,可是出乎他的意料,从宰相卓如鹤以下,没人提出异议。

    “城百姓怎么办?”卓如鹤问。

    “随朝廷一同迁往洛阳,年二十以上、四十以下的男留下。”

    “百姓如散沙,仓促之间如何成军?”瞿晰惊讶地问。

    “人多即可,不求战力。”韩孺顿了一下,补充道:“塞外压力很大,神鬼大单于也腾不出太多军队,至多十万人,楚军主力是那些投降的西方将士,可他们需要一点信心,楚军数量越多,他们的士气越高。”

    群臣呆若木鸡。

    韩孺又道:“战争进行到现在,比的就是士气,神鬼大单于自以为击溃了楚军,正是骄傲之时,必然率兵急速南下,楚军以逸待劳,胜算不小,也算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卓如鹤良久方道:“京城百姓数十万,颇有老弱,怕是来不及搬迁。”

    “尽量吧,每家可留一名成年男。”

    “是,陛下。”卓如鹤勉强回道,带领群臣躬身领旨。

    “即刻传旨,明晨出发。”

    韩孺离开勤政殿,亲自前往京城武库查看,那里贮藏的兵甲足够装备七八万人,他让刘介将宫武库的兵甲也都拿出来,一件不留。

    他又去太祖衣冠室,请出太祖宝剑,想起杨奉在鞘留下的四个字——枭请收手,本不想分心,这时却忍不住了,传旨给不要命,让他去找杨奉的妻儿进宫。

    传召平民百姓进宫,往常都是很麻烦的事情,如今却立即得到执行。

    凌云阁里,韩孺正欣赏宝剑,太监通报,杨奉妻儿到了。

    侯小蛾带着儿罗世浮登楼,给皇帝磕头,抬头盯着皇帝,问道:“皇帝怎么才见我们娘俩儿?”

    跪在旁边的青年小声道:“母亲……”

   &

第五百三十六章 难解的杨奉[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