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匈奴蠢动[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皇宫侍卫是个简称,他们与宫的大量仪卫同属于宿卫八营之一的剑戟营,却不受宿卫郎将的指挥,所谓的宿卫军其实只有七营。
侍卫王赫的正式官职是剑戟营左门校尉,正品,级别不是很高,手下侍卫满员的时候能达到二百人,直接受命于宫的权宦,通常是司监,或者御马监、常侍。
与其他侍卫一样,王赫家世清白,历经重重考验才得到保护皇帝的资格,并成为五大侍卫头目之一。
杨奉信任这个人,曾经很认真地向皇帝推荐,韩孺也对他怀有很大的期望,于是在二更过后,让张有才将王赫叫来,绕过了司监刘介。
“宝玺十有**已经落入王坚火手,你去将它拿回来,需要多少人就带多少人,朕给你的期限是后天夜之前。”韩孺不能将希望全放在刑吏身上。
“是。”王赫是个沉默寡言的人,跪在地上领命。
“要保密。”
“是。”
“宝玺之前是在一名女侍卫手,你或许认得,她叫孟娥,如果可能的话,找到她的下落。”韩孺还是没想明白孟娥当初为何会携印潜逃,“要活口。”他补充道。
“是。”王赫退出帐篷,一句话也没多问,也没提自己要带多少人。
张有才服侍皇帝更衣,“这个丑王胆也太大了吧,拿到宝玺拒不交还,还敢与陛下打赌,就算他赢了,陛下照样能杀他,对不对?”
“有些人要名不要命,我必须赢过他。”韩孺重夺帝位不久,正是对皇权最敏感的时候,他不急于杀人立威,只想尽快弄清,皇帝“能做”的事情都有哪些。
一夜无话,韩孺睡得不是特别好,早早起床,看了一会京城送来的奏章副本,杨奉批复得井井有条,基本都符合皇帝的心意。
之前那位不幸的傀儡皇帝与崔太妃、冠军侯一道下葬了,身份是逍遥侯。
开始有官员上奏,提议立皇帝生母为第二位太后,批复没有同意,韩孺知道这也是母亲本人的意思,他也不急,等他巡行天下之后,满朝武会争着请立太后,到时会更加名至实归。
有一分副本杨奉特意用红笔标注“御览”,奏章来自礼部,事情不大,匈奴使者滞留已久,几次要求离京返回草原,礼部觉得可以同意,杨奉的批复是大部分放回,留下四人送到皇帝营。
匈奴人又要开战。
大单于看上去是真心实意要与大楚结盟,可匈奴人多少年来早已习惯欺软怕硬,大楚一旦显露出半点衰弱,匈奴骑兵就忍不住想要南下抢掠,丑王说得倒是没错,必须击败匈奴,保得三五年的边境太平,才能继续和谈。
韩孺打算将这当成今早朝会的一项议题,下午再与柴悦等人具体商议。
时间紧迫,要做的事情又如此之多,韩孺一个人就算不吃不睡也忙不过来,会见随行官员的时候,他让户部侍郎刘择芹主持每日的早朝,这不是一项任命,也没有官衔,却意味着远大的前程,刘择芹谢恩时,努力压制心的兴奋。
韩孺希望这能让刘侍郎监督开仓放粮时能够更积极一些。
可是随行官员的级别都比较低,不敢对大事发表意见,关于匈奴人的威胁,提不出任何有用的建议。
朝会结束,刑吏张镜来报告情况,他已经挖到不少线索,信誓旦旦地保证明日午时之前必能找回宝玺。
京城送来的奏章副本太多,韩孺继续浏览,东海王被太监刘介送进来,慢慢走近,等皇帝腾出空跟他说话。
“怎么样?”韩孺头也不抬地问,这些奏章太琐碎了,苑林监想挖一座池塘,礼部认为用处不大,户部声称费用估算有问题,工部表示只挖池塘太浪费,不如趁机疏通一下河道……
各方你来我往,积累的奏章有三十几道,韩孺看得头都大了。
“向丑王求助是谭雕的主意,他写了一封信,不对,他送了一封信,信里只字不写,托人交给丑王,大概是一切尽在不言的意思吧。”
韩孺忍不住抬头笑了。
“怎么了?”东海王莫名其妙地问。
“没什么,这是我听说的第二封无字之信了,看来江湖人喜欢这一套。”韩孺上一次是从杨奉那里听说类似的事情,杨父临终前曾向一位大侠写无字之信,托付妻。
“嗯,不管怎样,谭家向丑王低头了,而且也不隐瞒,天下皆知。照此看来,丑王还真不能害死谭家。”东海王盯着皇帝,“整个洛阳城沸沸扬扬,都说陛下与丑王打赌,看谁能够先找到宝玺,不是真的吧?”
“丑王倒是提议打赌,我没有接受。”
东海王仍然盯着皇帝
第二百八十九章 匈奴蠢动[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