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孺子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九章 读书人的立场[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
    迄今为止,出错的都是冠军侯,韩孺一直在受益。他打量对面的老先生,推测此人及其追随者的实力,“郭师非支持冠军侯不可?”

    “我不支持任何人,只是冠军侯称帝,带来的混乱最少。”郭丛顿了顿,“换成倦侯,我照样不会反对。”

    韩孺大笑,当初他当皇帝的时候,唯一为他说过的话人是名太监,而不是大臣或者儒生,他站起身,“小顽劣,没有郭师教导,何知礼仪之重?不过,总得给我一点时间考虑考虑吧。”

    韩孺没什么可考虑的,但是除非必要,他不想当面拒绝。

    郭丛费力地站起身,“倦侯尽管考虑,等北军那边传来消息,倦侯再做决定不迟。”

    郭丛再次重叹,似乎想要说些什么,摇摇头,告辞离去。韩孺亲自送到大门口,回到书房里,纳闷地向杨奉道:“郭丛致仕多年,国监里又没有几位大臣,诸争位与他没有半点关系,他为何出头,跑来趟混水?难道真是为了所谓的礼仪?”

    郭丛劝说韩孺的时候,杨奉一直没有开口,也没有送行,这时露出微笑,好像刚刚打了一场胜仗,“倦侯应该高兴,水面起澜,意味着水下有鱼,郭丛出面,则意味着大鱼。”

    “你得好好跟我解释一下。”韩孺彻底糊涂了。

    杨奉站起身,走出几步,突然停下,说:“勋贵讲祖上,武将讲军功,江湖人讲交情,商人讲利益,臣讲仁义、讲礼仪。”

    “嗯。”韩孺还是没听明白。

    “臣从何而来?”

    “臣……从读书人而来。”

    “没错,可读书人千千万万,成为臣的能有几人?”

    “不多,所以有科考、有荐举,从众多读书人之选拔可用之材。”

    “臣会忘记读书人吗?”

    “不会吧?不会,史书上记载得很清楚,开国时用武将,守国时用臣,臣上位之后,总是大力提升读书人的地位,前朝如此,本朝也不例外。”

    “读书人反过来也会影响臣。”

    “那些落榜的书生能影响朝大臣?”韩孺不太相信。

    “读书人不只是落榜的书生,还有拒绝参加科考的人,还有隐于朝不愿当大官的人,读书人虽然无权无势,但是数量众多,口口相传,他们掌握着臣的名声。”

    韩孺突然想起来,杨奉从前就是一名读书人,这名太监对从前的经历不愿意细说,可他对读书人显然非常了解。

    “郭丛就是那个掌握名声的读书人?”

    “别用掌握这个词,那有点过了,但是郭丛肯定很有影响力,否则的话,他也不会返京参与此事。”

    “罗焕章呢?影响好像更大。”韩孺想起了另一位讲经教师。

    “罗焕章影响很大,但他拒绝科考,与朝廷毕竟隔着一层,跟郭丛还是比不了。”

    韩孺想了一会,“可我还是不明白,读书人为什么要反对诸争位,这能提升臣的地位,自然也就是提升读书人的地位。”

    无论如何,韩孺不相信这仅仅是“礼仪”的问题。

    “或许,郭丛这些读书人感觉到了威胁,觉得他们最终会失去对臣的影响。”

    “被谁威胁?”

    杨奉没回答,陷入沉思,好像被什么难题困住了。

    “望气者吗?”韩孺自己给出回答,他很佩服望气者的本事,可是仍觉得杨奉有点过于高估这些人的实力了。

    杨奉开口了,没有提起望气者,“郭丛的老奸巨滑不亚于宰相殷无害,倦侯刚才应对得很好,永远不要当面得罪这种人。”

    “恐怕这只是早晚的事。”

    “不不,郭丛其实给倦侯带来了好消息。”

    “好消息?”

    “嗯,郭丛说得很清楚,他不支持任何人,只是因为冠军侯占据优势,他才希望倦侯与东海王退出。”杨奉顿了顿,“这说明郭丛根本不看好冠军侯,这也是读书人的立场。他还说,北军勋贵弟众多,绝不会违逆父兄——这是在提醒倦侯,只有得到勋贵的支持,你才能击败冠军侯。”

    韩孺一呆,他可一点也没听出来郭丛的“善意”。(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九章 读书人的立场[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