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简述——三山符箓[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sp; 上清派得名于“上清经”。所谓“上清经”并非特指某部道经,而是一批经典,最主要是便是(又称三十章经)。其开创门派者一般认定为东晋时杨羲及许穆、许(岁羽)父,奉魏华存(美女!)为开派祖师。
在上清道法,对“存思”之法最为重视,而对符箓、外丹相对不太看重。
南北朝时期,上清派第代宗师陶弘景归隐茅山,传道授徒,被世人称为“茅山宗”。
唐宋两朝,茅山宗发展进入鼎盛时期,为天下道教之宗,至南宋逐渐衰微。元朝时并入正一道。
茅山为道教十大洞天第八洞天,号金坛华阳洞天,又为七十二福地第一福地。主宫为元符万宁宫。
三、灵宝派——阁皂宗
灵宝派初建于东晋,因葛巢甫在古传授基础上,进一步造作“灵宝”类经典而得名。其最重要的(简称)强调劝善度人,受佛教影响颇大。
灵宝派奉葛玄为开派宗师,称之为“太极左仙公”。葛巢甫为葛洪从孙,而葛玄为葛洪从祖。
灵宝派特别重视斋醮科仪,体系颇为完整。南北朝时,陆修静对此贡献颇大。陆修静与天师道、上清派、灵宝派均有渊源,但皆无直接的师承关系,自称“三洞弟”。但其于灵宝经的整理、阐释以及对灵宝斋仪的撰订用力颇多,也为灵宝教派大行于世发挥了重要作用。
入宋以后,宋真宗在阁皂山建崇真宫,赐给铜印,许其单独传授法箓,自此与龙虎、茅山三足鼎立,为符箓三宗之一。
阁皂山为道教七十二福地第三十福地,主宫为崇真宫,是灵宝派祖山所在。
道门简述——三山符箓[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