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bsp; 进入封建社会后,原属自然崇拜的社神逐渐人格化、社会化,社神的地位不断跌落。社神就像一位仕途失意的官宦,逐级降职。虽然由皇帝专祀的国家的社神祭祀不断,但失却了民众的参与,名存实亡。倒是那些遍布各个角落的小社神(俗称土地神),充任了地方保护神的角sE,香火颇旺。唐代城隍信仰盛行后,土地神的辖区更加缩小,成了城隍的下属。至明代,土地神已遍及全国每个乡村,甚至“仓库、草场中皆有土地祠”(),桥头土地、栏头土地、灶头土地、田头土地、山神土地……名目繁多,凡是有土地的地方皆有土地神的存在。
二、多少有点神气,大小是个官儿
——独霸一方(横批)
这是旧时常书写于土地庙的一副对联。这副绝妙的对联形象地g画出了土地神的“神格”和特征。如果与另一副对联“h酒白酒都不论,公J母J总要肥——尽管端来”联系起来,更是生动地说明土地神的地位卑微,供品要求不高,但毕竟是“独霸一方”的“神”,不可怠慢,像人世间的保长、甲长一样得罪不起,所以又有副妙联曰:“莫笑我老朽无能,许个愿试试;哪怕你多财善贾,不烧香瞧瞧!”因此,民间凡举行祈福禳灾的重要祭祀活动,供桌上都要设土地神,请土地神到场。如浙江海盐、海宁一带的“赕佛”(祈祷神灵护佑,祝愿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家丁平安)的活动中,要请中界云仙官使者请来三界土地:龙天土地、桥神土地、随身土地、店舍土地、住居土地、山神土地、当坊土地、田公地婆、栏前土地。平时外出做事,也要祭土地求平安,如浙江龙泉的菇(种香菇)民到了种菇的山上,要向当地土地庙燃香点烛,供上一刀R等,下跪膜拜,恳请神灵保佑外乡来客平安无事、香菇丰收;浙江缙云山区的炭农,进深山烧炭时,临睡前都要在炭铺不远处为山神土地设置的屋前,恭恭敬敬地烧上一炷香,请过山神土地后,才能回铺睡觉。土地神专管土地,因此旧时要动土前必须祭土地,征得他老人家的同意。如浙江奉化一带民间认为:土地菩萨专管辖下的地盘安宁,但如果人不事先打招呼,给他一定的报酬,他会不闻不问,任鬼胡来。所以人们从事与土地有关的工程前,必须先祭土地。祭法是“备五碗素菜(豆腐、芋艿、青菜、萝卜、笋片等)、一副蜡烛香、两杯h酒,将这些供品摆在地中间,然后主人叩拜祝念:“土地菩萨,人要在这里造猪厩、牛厩,请帮忙移一移,保佑我家养猪像牛、养牛像马。”祭毕才可破土动工。
三、“乡里鼓儿乡里打,当坊土地当坊灵。”
土地神虽然官不大,但管的事却不少。辖区内凡婚丧喜事、天灾、J鸣狗盗之事都要cHa一手,而且土地神一副慈祥老翁的模样,与人较为亲近,所以人们喜欢向他吐露心声,向他祈愿。如中所说:“今之土地祠,几遍城乡镇市,其中塑像,或如鹤发J皮之老叟。或如苍髯赤面之武夫……但俱称土地公公。或祈年丰,或祷时雨,供香炷,焚楮帛,纷纷膜拜,必敬必诚。”所以,小小的土地庙往往香火很旺。因为民间相信“县官不如现管”,“土地不松口,毛狗不敢咬J,”“土产无多,生一物载培一物;地方不大,住几家保佑几家。”
旧时有些地方,生下孩子的第一件事是提着酒到土地庙“报户口”。Si了人的第一件事是到土地庙“报丧”,因为Si的鬼魂要由土地神送往城隍府。如胡朴安下篇卷三记载江苏高邮地区“凡人始Si之时,家人必以芦席稻草,圈于土地祠旁,为魂灵栖留之所,谓之铺堂。铺堂之后,家人则按中晚两餐,备具饭一盂、菜两盘,送至祠旁所设之鬼寓,多则三天,少迹两天,谓之送饭。”其意显然是指人刚Si,鬼魂暂留土地祠,尚需家人送饭菜。土地还管人间的婚姻大事,中的土地就促成了董永与七仙nV的姻缘,有些地区将男nV双方的生辰八字贴压在土地庙的香案下,以此判断两人的命是否相和。至于村中发生瘟疫之灾、虎狼之患,祈求土地消灾除患;发生盗窃之事、斗讼之争,祈求土地指点迷津、主持公道,在旧时的农村也是经常举行的事。
四、土地神百态
明代以后,土地神朝世俗化方向发展,不但给他配了位土地婆,而且赋予他人世间保长、甲长一方面贪婪、作威作福。另一方面又是受上司欺压而愤愤不平的心态,赋予他人世间的同情心。故在民间传说中土地神的形象千姿百态,X格各异。
土地[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