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史事讲将2隋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一章 虢国公——张士贵[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对薛仁贵说:“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东征回师后,薛仁贵一直跟随张士贵守卫玄武门。后来,张士贵致仕,薛仁贵接替了守卫玄武门的重任。

    第一次征辽时,张士贵已经是60岁的人了,战争结束后,张士贵回到京城,朝廷授其茂州都督,其实太宗这次派士贵出任地方官,仍然是为再征高丽考虑的。为了再征高丽能够大获全胜,唐王朝在剑南道的雅、邛、眉等州,征发民众造船,由于劳役繁重,这几个州的民众苦不堪言,纷纷聚众闹事。茂州与雅、邛、眉诸州毗邻,是唐王朝控制这几个州的军事重镇。因此,才派老将张士贵出任茂州都督,以威慑当地民众,这样太宗心里才觉得踏实。

    果不其然,雅、邛、眉等州民众终于不堪忍受苦役,开始了大规模的暴动和起义,而仡佬族部落成为了这次反唐暴动的主力,唐太宗因早有预料,便命令张士贵带兵前去镇压。张士贵以茂州兵力为主,又调右卫将军梁建方率军参战,很快便平息了三州民众的暴动。这次镇压雅、邛、眉三州民众起义,是张士贵最后一次出征,当时他已是63岁高龄。

    战争结束后,唐太宗拜张士贵为金紫光禄大夫,出任扬州都督府长史。扬州都督府,是唐代的上都督府,下辖若干州,都督一职一般只授予王子或宰相。当时,扬州都督是朝廷的首席宰相长孙无忌,通常情况下都是挂个名,遥领而已,都督府的军政事务,由次官长史全权负责。张士贵作为一员战将,东征西讨,戎马一生,虽然也曾担任过兰州、幽州、茂州都督之职,但大多是服从于朝廷的军事战略意图的。在担任扬州都督府长史期间,已经年迈的张士贵却能为百姓着想,积极疏通河道,造福于民,使辖区内百姓殷实,生活安定,“市狱晏而无扰,水火贱而盈储”。

    由于年迈体弱又得了眼疾,张士贵多次上表请求致仕,高宗终于答应了他的请求,并授其镇军大将军,仍旧封为虢国公,从驾东巡洛阳。由于多年东征西讨,戎马倥偬,已得风疾多年,因病情加重,在河南病逝,终年72岁。唐高宗为他举办了隆重的葬礼,赠辅国大将军,使持节都督,荆、硖、岳、郎等四州诸军事,荆州刺史,丧事的一切费用,都由朝廷支付,赐绢布七百段,米粟七百石,加谥号“襄”,并赐东园秘器,陪葬太宗于昭陵。

    薛仁贵二次东征高丽时,张士贵已经离开了人间,张士贵对其部属薛仁贵始终是信赖、器重并大力扶持的,根本不存在加害之事。然而北宋以后出现的讲述隋唐故事的话本、和戏剧,却把张士贵说成是旧势力的代表,编造了许多迫害薛仁贵的故事,这是宋代及其以后的文人学士为了通过讲述历史,影射和抨击当朝权贵而虚构的,虚构的历史上的张士贵是截然不同的。

第五十一章 虢国公——张士贵[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