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史事讲将2隋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二章 安吉郡公——杜淹[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杜淹,字执礼,京兆杜陵人,唐朝时期宰相,隋朝河内太守杜征之子,名相杜如晦叔父。出身于京兆杜氏,隋朝时期,担任御史中丞,隋朝灭亡,效力于王世充,授吏部尚书。投降秦王李世民,授天策府兵曹参军、文学馆学士,卷入杨文干事件,受到牵连,坐罪流放巂州。唐太宗即位后,召回朝中,授御史大夫,册封安吉郡公,迁吏部尚书,参议朝政,成为宰相。

    杜淹年轻时聪慧明辨,学识广博,颇有美誉,与同乡韦福嗣是莫逆之交,他对韦福嗣道:“皇帝喜欢任用隐士,苏威便是在隐居时被征辟为美职。”因此一同隐居在太白山,其实是在沽名钓誉,隋文帝听闻,极为憎恶,将二人流放江南。后来,杜淹返回乡里,得到雍州司马高孝基的举荐,授为承奉郎,累迁至御史中丞。

    杜淹成为王世充的太尉府官属,王世充僭号称帝,任命杜淹为吏部尚书,对他非常信任。杜淹因与侄子杜如晦不睦,便在王世充面前进谗,致使杜如晦的兄长杜某被杀,杜如晦的弟弟杜楚客在郑国为官,也遭到囚禁。

    秦王李世民平定王世充,杜淹作为郑国高官,被定为死罪,杜如晦在李世民麾下效力,杜楚客便请他加以营救,杜如晦不允,杜楚客哭道:“叔父已经害死大哥,如今哥哥又不肯营救叔叔,我杜家要自相残杀,真是令人悲痛。”杜如晦感悟,向李世民求情,方免去杜淹的死罪。后来,杜淹因久不升职,欲投靠太子李建成,被负责选官的封德彝告知房玄龄,房玄龄担心李建成得到杜淹会对李世民造成威胁,便举荐杜淹为天策府兵曹参军、文学馆学士。

    庆州刺史杨文干起兵叛乱,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矛盾加剧,唐高祖认为杜淹未能劝导李世民,致使其兄弟失和,将他和东宫属官王

第五十二章 安吉郡公——杜淹[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