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回:周曾细讲觉寺 玄会领众观佛迹 上[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p; 我还听玄奘法师说起,当年他在这摩揭陀国之时,就素闻这里的僧人,不仅戒律严谨,并且仪态还很清静整肃。同时修行的信念很是坚贞,所以均为得道的高僧。”
“这么说来,我们此行,这觉寺应该是和我们一条心的,毕竟这僧人的素养都是很高的”小六若有所思的向他们说这。
但听这王玄策这样说道:“希望如此吧,这觉寺的寺主玄会法师听玄奘法师说起,人也很是不错,可是这一晃都已经这么多年了,谁能够说得清楚,道的明白呢,一切均得到了之后,详细的查验一番,方可明了。”
紧接着这周曾,又接着说道:“这僧伽罗国的国王,天生就深信佛法,当时有位同族的弟弟出家为僧。由于怀念佛陀的圣迹,所以,就远游五印度各地。虽说身为同门,可惜的则是,当时的各个寺院,都看不起他来自偏远之地,因此就将他拒之门外。迫无无奈,他只能够返回本国。
当时他返回本国之后,国王,就是他的族哥亲自的出城迎接他。当看到国王如此的礼,这僧人两相对比,就异常的悲痛,哽咽到几乎说不出话来。国王看到这样一幕,也很是好奇,因此就问到:“你莫非受了什么屈辱,以至如此忧伤。”
他的这位弟弟,于是就这样回答道:“我秉承国家的威力,云游四方求学问道。客居异国他乡,遭受冷热之苦不说。一言一行都受到凌辱和讥讽,经受这样的屈辱,心中怎么能够高兴呢。”
国王听他这么一说,随即就明了了事情的前因后果,然后就向他问道:“既然如此,又如何是好呢?”
他的这位弟弟这样回复道:“真心希望王一心,广种福田。在印度境内建造佛寺,既能旌表圣迹,又能享有美名,福德有助于先王,恩惠又泽被后世。”
国王随即欣喜的回到:“这事太好了!你为什么不早说呢?”于是就将国家贵重的财宝,献给了当时五印度最的王。
当时五印度最的王。接纳贡物之后。为了安边缘之过的人心,就对使臣说道:“我现在用什么来答谢贵国的馈赠呢?”
使臣说:“僧伽罗王致敬五印度王,王声威远播,泽被四方,鄙国一沙门,因钦慕风德教化,冒昧云游列国,以瞻仰祭拜圣迹,不曾想投宿各个佛寺,竟然没有一个可以留宿他的地方,不仅备受艰辛,还受尽了屈辱。进不揣冒昧,欲做长远的打算。垂范后世,希望在五印度各国均建造一座寺庙,使远游他国的比丘们,有一个栖息休息的地方。”
这五印度最的王就说到:佛陀潜移默化,遗留下来的风气至今犹在,既如此我就答应你的请求。
而这又是佛教历史上什么故事的起源呢?请看下节……
:。:
第五十六回:周曾细讲觉寺 玄会领众观佛迹 上[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