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铁马秋风散关[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gt
秦岭北麓,陇山支脉。gt
连绵高耸的山岭在广袤的黄土高原上遽然隆起,群山叠嶂,古木葱郁,山如卧牛、如奔马,如一条横亘千万年的巨龙,虎视眈眈着陇右无边的土地。gt
散关便雄踞此。时有四关之称,东潼关,西散关,南武关,北萧关,这四关之内,便为关中之地,九州天下最为中心之。gt
时值十月,秋风萧萧,旌旗猎猎,玉色青龙旗漫山遍野,铁马金戈,盘营白帐,萧杀之气凉于秋。gt
征北都督,中路军统帅诸葛亮在众将的陪护下,此时正伫立关前,纵目远眺。纵是坐拥如此雄关,诸葛亮的眉头依然没有舒展开来。gt
因为眼前是像石头一样硬的陈仓城。gt
陈仓地山麓高原渭河地堑的交界,地形非常复杂,其中南、北、西三面环山,中部低凹而向东敞开,西高东低。真是由石头堆砌而成的陈仓城便钉在里头,像一只躲在两层坚厚护甲里的龟鳖。gt
并且,散关与陈仓城之间,还隔了一条渭水。有如此天堑,魏国根本没有必要越过河去争夺散关。所以坐拥散关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作用。gt
即使出征前诸葛亮已经对如何攻下陈仓有过不下十种方案,但真正看到这座堪称天底下最牢不可破的坚城,任谁作为进攻方都会忍不住皱起眉头。gt
“秋季出征,终于等来渭水枯水期,河流之隔问题不,”良久,诸葛亮终于下令道,“廖化、关兴、张苞、张翼何在?”gt
四将早已摩拳擦掌,齐声出列,应道,“末将在!”gt
“你四人轮番上阵,每人率五千步兵不停歇攻打陈仓。每损伤三百人便要换下来。”gt
四人疑惑地互相看一眼,每损伤三百人便要换下来,便意味着攻城进度将会非常慢,这样攻城只会给魏军援军的时间。gt
“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照办便是了。”gt
四人只好应答一声,便下去准备。gt
“威公(杨仪字),你率一万人去下游三十里搭桥过河。陈仓守将费耀是个非常胆小的人,绝不会引兵出城,要攻破陈仓,还得准备周全。” gt
诸葛亮说罢,回头望向西南方向。gt
杨仪出列应了一声便也退下去了。gt
“有劳巨达布防散关了。老夫身体有些不适,就先回去了。”gt
“丞相保重身体,切勿过于劳。散关尽可交给下官。”gt
随军同行的诸葛乔正想要扶父亲,诸葛亮却摆了摆手,撑着拐杖下了城墙。gt
看着这位为了复兴汉竭尽心思的半百老人,诸葛乔忽然有些感伤,或者是父亲日渐枯瘦的身体,或许是一夜之间多起来的白,甚至还有点北伐即将打响的期待与兴奋。gt
他用力摇了摇头,摆脱这种不必要的思绪,也回头看了看西南方向,父亲担心的究竟是什么?gt
……gt
左路军陈到一部路程最远,路途也最崎岖,为了尽早抵达前线,达成三路齐攻的效果,军已经在山岭间急行军数日,最后终于穿出铁龙山。gt
这时一名亲兵从前方飞马来到陈到跟前,“报!先锋句扶问前方两条路,要走哪条?”gt
陈到环顾四周环境,吩咐亲兵道,“取地图。把马岱、马承和马谡、张嶷叫来。并让句扶原地休整片刻,注意敌袭。”gt
三骑亲卫应声而去,扬起三道烟尘,不一会众人皆策马来到陈到。gt
陈到就于马上说道,“这里地山谷险地,不宜久留,我们简单说说要走哪条路。”说罢,伸手指向左边一条,“左边为上方谷,山谷狭窄,但路途短。右边是木门道,路途宽敞,便于行军,不过要抵达冀城,则远了一倍路程。诸位以为如何?”gt
“百里路半九十,末将以为宁可慢一点,也不要在最后一段路出差错。士兵连日行军已经非常疲惫,一旦有敌袭,怕是无力应对。走木门道吧。”马承说道。gt
“末将也认为木门道似乎好一些。”马岱也赞同木门道。gt
“末将附议。”张嶷道。gt
“如此,下官认为应该走上方谷。” 马谡总是一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样子。gt
陈到等三人看向马谡。gt
马谡也
第十二章 铁马秋风散关[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