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蜀辈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小家碧玉,鹅黄貂裘[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根铁枪横蛮无匹地在山崖的缝隙里,因为吊着一个人,所以铁枪弯成月牙的形状。那个人像一片孤零零的叶子悬在半空中,左脚一片血肉模糊,浓稠的鲜血还在一滴一滴地滴到无底的山崖下。gt

    山风清冷,让秦越非常清醒。gt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张瑜待在身边是在保护自己。概是关乐不知道从哪里听到风声,说关兴打算在这次行军中借故杀死自己。如果张瑜在身边,关兴总不至于能够狠下杀手,毕竟那是自己结拜兄弟张苞的亲妹妹,事实上和自己的妹妹也没有差别。gt

    但那块巨石还是落了下来,而秦越却没有死去,这恐怕是最坏的结果。gt

    如果秦越死了,由于秦越背后并没有什么势力支持和利益瓜葛,蜀国方面只好对既成事实采取妥协态度,最多象征性地责罚一下关兴,绝不会要关兴以命偿命。没有谁愿意连续损失两名重要的年轻战将,就像汉武帝时,霍去病射杀李敢一样。gt

    但秦越没有死,随着秦越的继续壮,无论关兴是不是主谋,也不管秦越是否追究,这件事将会一直存在,成为二人的结缔,甚至会被有心人利用,作为攻讦对方的口实。gt

    而且整件事情,最妙的是只落下了一块巨石。如果这次意外是魏军的埋伏,绝对不会只落下一块巨石,而是尽可能多地杀伤蜀军,并且根本不会只对队伍末尾才下手。gt

    偏偏关兴把秦越留在了队伍末尾。副将压阵本来无可厚非,偏偏偷袭只攻击队尾,而且只有一块巨石,所有证据都明显指向是关心的安排。但它最的漏洞是太明显了,试问以关兴的能力和手段,为什么不把事情做得隐蔽一些?所以关兴也可推诿,说是魏军的栽赃,再说了,他再恨秦越也不会连张瑜也痛下杀手。gt

    ……gt

    秦越在几名士兵的护送下回到了锦城,张瑜也一道回去。gt

    五路伐蜀的危机在诸葛亮的运筹帷幄中无声无息地消弭,反而这次史称“西城之袭”的事件在蜀国中掀起层层暗涌。gt

    至于两位当事人,关兴矢口否认事件是自己作,从西城回来后更像没事人一样忙碌着军务,只是也从来没有去看望过秦越。而秦越因为左脚伤及筋骨,一直卧床休养,除了张瑜常伴左右,期间霍戈、张苞、关乐等人都来看望过。gt

    后来诸葛亮带着刘禅的慰问口谕也来了一趟,末了还说要给他配支亲兵才行。gt

    默契的是,众人都对事件绝口不提,只有诸葛乔主动提起。因为他负责的全是蜀国的暗线,对敌国的细作安排,情报的管理,对内部官员、事件的调查,都在他手中运作。但他也说事情完全调查不出来什么,西城是两国交界,根本弄不清是哪边的人做的。gt

    至此,随着诸葛乔为事件定性,“西城之袭”成为蜀国史上一桩迷案。gt

    数月之后,已经康复的秦越收到远在西平的凌毅寄过来的一封信,里面详细唠叨了秦越要如何养伤,要以局为重,不可因私废公,最后才提了一句,他将在神谕二年正月十五,在西平和马的女马嘉尔举行婚礼,邀请他务必出席。gt

    正月的西平城,银装素裹,又在山谷口,北风刮得异常猛烈。gt

    西平城位于魏雍凉重镇天水以南,为阻挡魏国南下,蜀汉利用祁山山脉连绵险峻的山势,在西平以北修建了西平关。西平原为羌人的地盘,西汉时置军事和邮传据点西平亭。汉武帝元狩二年,冠军侯霍去病在西平亭的基础上继续加建使之成为军事据点。gt

    和西平东南方向的汉中相比,虽然同为国家门户,但西平只能称为军镇。这里只有军旅长期驻扎。一些有实力的本地豪族也冒着危险,不断出入西平关做些买卖贸易,例如羌氐极缺乏的盐铁,蜀军稀缺的战马,一来一往都是利。gt

    西平守将为马,论重要性甚至比不上汉中太守魏延。从这一点上说,马在刘备称帝后有多落魄可见一斑,甚至“天将军在西羌素有积威”这块遮羞布都掩盖不了马家在蜀汉被边缘化的事实。gt

    但这股阴霾似乎对这个正在西平关上指挥修葺城墙的年轻将领毫无影响。即便寒冷透骨,该男子依旧夹杂在士卒之间搬石块、夯土、挖渠,干得比任何人都勤快,如果不是他时不时叫来几个校尉指派工作,旁人只能以为这个一身粗布衣的憨厚青年是个刚入伍的小卒。gt

    只是现在整个马家军都认得那柄时刻挂在腰间的厚背金刀,它的主人正是马家军的准少将军凌毅。而在工地不远一个简陋工棚里,一位温婉的女子正帮着用雪给军士煮水喝,不时含笑盈盈地看看凌毅忙碌的身影,此人正是骠骑将军领凉州牧马的女马嘉尔。gt

    马家在陇西本是族,但经过曹和张鲁两次对族人的屠戮之后,可怜这户陇西霸主,只剩下子马承和小女马嘉尔。马领兵在外,马承则一直留在锦城为官,其实也为人质。或许是深感兵戈害人,马一心只想马嘉尔过上平凡百姓的生活,倒是把马嘉尔养得温婉秀丽,犹如这高原戈壁上的一颗明珠。gt

&n

第六章 小家碧玉,鹅黄貂裘[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