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昭王迁都[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 工尹点头道:“臣当向王上书,重建国都。”
昭王微微颔首,沉吟半晌,提醒了一句:“卿顺便也寻个机会,给太后说说此事。选址之事也要尽快进行,须早做准备”
工尹领楚王之命,自去谋划。
不过一月,昭王便收到了工尹的上书,向昭王提出了迁都的建议:
“吾国乃南疆翘楚,虽受吴国之患,但国泱泱,不能因此而一蹶不振。郢都城垣残破,民居颓败,不宜为都。臣经过实地勘察,寻得鄀地,离此地不过几十里,可以建都”
昭王心内窃喜,但面无表情。先是把那竹简在几案上反复翻弄了一阵,犹豫了片刻,还是把工尹的奏疏授与相国子西。说道:“工尹有迁都之议,相国可以拿去瞧瞧。”
子西怔了片刻,见事情来得突然,望了一眼昭王的表情,却没有半分收获。接过工正的奏疏看了半晌,知是迁都之议,便回道:“郢都虽然残破,但是数十代先君之基业在此,岂可相弃臣以为以修缮为主,不必迁都。”
昭王却不置可否,看来是在拿捏如何用词:“寡人并无他意。只是觉得吴军在这里呆了一年之久,对郢都的城防是了然于胸。而吴楚是世仇,不可不防。虽然修缮花费较少,但寡人一见四破败之相,心如芒刺”
子西及众臣听后默然无语,战争留给这个国家的不只是破败与残缺,还有心里永远的疼痛
见昭王亮出了自己的立场,子西也不好当面驳斥。但是国事初定,府库有多少家底自己作为相国是十分清楚的:
“迁都之费十分巨,并且百姓要跟随迁移,会增加他们的负担。臣以为王三思而行,不可匆忙决定。”
这时,朝堂之上的臣们开始议论纷纷,有的表示赞成,有的自然反对,各执己见。
正喧嚷间,有侍卫进来禀报,说是太后到了殿之门。
昭王惊,率群臣出殿迎接。见母后身体硬朗,神采依然,便放下心来。昭王把母后迎入殿之后,令侍卫在自己的身侧为太后安座。
众臣拜谒孟嬴之后,各自归位,朝堂上鸦雀无声。太后不干政已有数年之久,不知今日为何却亲自上殿群臣诧异万分,都想知道个明白。
孟嬴环顾四,望了众臣一眼,清了一下嗓子,半日方才说道:“工尹前些日子来宫里见我,向本宫提出了一个建议,希望迁建新都。”
孟嬴顿了顿,面向子西,微笑道:“不知相国之意如何”
子西便把刚才的一番说辞重述了一遍,抬出自己的观点:以修缮旧都为主,迁新都耗费国力,而且会给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
孟嬴没有去反驳子西的观点,却站起身来,对众臣道:“我楚乃泱泱之国,虽然偶有所败,但不可颓其志、堕其势。如果民心萎靡、人心不振,就算富可敌国,又能如何”
孟嬴的一番激励鼓舞,便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一个国在新的时机面前要有一个新的面貌。
“一个国应该有一个国的气度”只听见孟嬴在朝堂之上清晰的声音,在四扩散开来。
因为孟嬴对昭王的力支持,相国子西也改变了自己的立场,决定按照工尹的建议,在离郢都四十余里的鄀地,开始修建新都。
不到两年,新都建成,昭王仍然把新都赐名为郢都,宫殿名称延续不变,只是为了与旧都有所分别,把新都也称为新郢。
新都即成,祭拜过天地祖宗,在新都重立起宗庙社稷,昭王选定吉日,便迁都新郢。后文为了行文方便、合乎史实,还是把新都称为郢都。未完待续
龙腾 翠微居 文学网 h小说 未删节 全文阅读 尽在 xw3
第一百一十三章 昭王迁都[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