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吴楚春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六章 柏举之战(2)[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龙腾 翠微居 文学网 h小说 未删节 全文阅读 尽在 xw3按孙武此次的用兵策略,江之北的片楚国土地,现在就成了吴军的战略后方。楚国不急,那自己急什么呢这样生赶死赶,就是要在楚军没有防范的情况下,占据有利的战略位置。吴军到达汉水,就像一把利刃入了楚国的腹地,既可震慑郢都也有广阔的战略回旋余地,这是孙武在此战中选定的最重要的切入点。

    这汉水之地扼住长江中下游平原,离郢都也只有十天左右的行程。凭借此地一可据守,使军的后勤给养有所依托;二来形成这种态势也是一个诱饵,楚国要收复失地必须要过江来找吴军决战,故而吴军就可以寻找到战机消灭对手。

    这就是孙武对整个战役的初步设定。

    此年昭王已年满十七,开始主政国事,见囊瓦快报不断,昭王便召集群臣,商议击退吴军之策。

    公子子西此时为左尹,乃昭王的庶兄,向昭王进谏道:“子常囊瓦非将之才,君王立即令左司马沈尹戍领兵前往,阻击吴军。只要把吴军阻于江之北就可无虞。”

    昭王点头称是,但是更为担心的是吴军的迅疾之势,这一次吴军出兵与以往不相同,感觉有些咄咄逼人。

    昭王面有忧色:“寡人也甚是疑惑,这孙武可是一员名将,他多次领兵占我国土、夺我城池。他为何此次却无一条战船,沿陆路而来”

    子西也不知孙武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吴军熟于水战,不知何故今日弃长就短,是有点奇怪。

    “吴军远来,又无舟楫可渡。只要我们据守江天险,不让吴军渡江就行了。这样我们可以以逸待劳。吴军长距离奔袭,没有后援,就如强弓之末,待他军势衰竭时我们再力反攻,可以击败吴师。”

    昭王见子西说得有理,便令沈尹戍为将,副将武城黑从之,到汉水助相国囊瓦据守。

    那楚国左司马沈尹戍受昭王之命,辞了楚王,率军2万赶往汉阳汉水之南来支援囊瓦。因为担心吴军过江突袭。沈尹戍率军日夜兼程,数日便赶到汉阳,来与囊瓦会师。

    此日囊瓦正在中军帐枯坐,眼下吴国兵压境,这次唐候和蔡侯背叛楚国。纠结吴军举兵来伐,其中的缘由囊瓦也是心知肚明。正忿蔡、唐两国小题做时。小校进帐来报:“左司马领援军到了汉阳。此时正在营门外求见。”

    囊瓦喜,亲自出营迎接,把沈尹戍引入帐内。囊瓦喜之不尽:“吴军来伐,老夫食不甘味、坐不安席,日日等待王派遣援军,司马此次率军来援。老夫无忧也”

    沈尹戍一直忙着赶行期,也不知这吴军前线的具体情况,便问道:

    “吴军何故如此迅速就到了汉水使得我军的整个防御体系和军的集结根本都来不及完成。不知相国可知道对岸吴军的详情”

    “老夫也派了一些细作探访过,吴军此次是从陆上抄近路而来。先时吴军渡淮水救蔡。然后从蔡都出发,过三关、走章山,最后到达汉水。他们沿途都是绕城而走,从不攻城掠地,直驱汉水而来。所以吴军并没乘坐战船,来得甚是迅速。现在吴军在汉水之北扎下营,一直按兵不动。”

    沈尹戍听后连声笑:“吴军统帅是名将孙武,此人一直有些威名,曾经率军击败我军多次。如今看来,吴军所为岂不是戏耶”

    囊瓦不知其故,便请教司马,何谓戏。

    “吴军率军来伐,没有战船他们如何过江来战这江天险,就是我军牢不可破的防线再者吴人擅长水战,今日舍长就短,全部使用战车步卒来和我军决斗,岂不是自寻死路么”沈尹戍对吴军这次战略行动嗤之以鼻

第七十六章 柏举之战(2)[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