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吴楚春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七章 万事皆备[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龙腾 翠微居 文学网 h小说 未删节 全文阅读 尽在 xw3且说掩馀、烛庸二将受王僚之命,领军两万,水陆并进,先到巢城汇集,然后剑指楚国的潜邑之地。

    潜邑守将是楚夫华欣,得到战报,知吴兵势便坚守不出。一面率潜邑守军修缮守城之具,用心防守;一面遣使飞报朝堂,请求发兵救援。

    掩馀、烛庸二将率军到了潜邑城下,围住这座孤城,准备竭力攻打。而华欣只是多备弓弩,檑木和巨石,和3千守军做好防守准备。

    掩馀从五月初开始正式攻城。原以为潜邑只有楚军的3千守军,拿下它便如探囊取物。不料潜邑在华欣的多年经营下城坚池固,掩馀不但没有很快攻陷潜邑,还在潜邑城下丢下了不少尸体。掩馀见硬攻不是办法,便把潜邑围得铁桶一般,围而不打,想让潜邑粮食水源枯竭,自会不战而降。

    楚昭王接到华欣的求救飞书,便集群臣商议。而昭王年幼,不能断军政事,只得让母后和臣们商议做主。

    王太后孟嬴让昭王下诏,命相国囊瓦、左尹卻宛、公子子西、左司马沈尹戍为首的重臣与朝中群臣商议出一个应敌的办法来。

    囊瓦道:“臣以为现在吾国正值丧,人心惶惶。吴国领兵来伐,不如与之讲和。”

    左司马沈尹戍脸色微愠,有些不满道:“我堂堂楚,没发一兵一卒相抗,却要与仇敌讲和,相国为何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再者,吴国趁我丧来伐,是无道也彼出师无名,失道寡助,不如我倾全国之力,与之决一死战”

    公子子西道:“司马之言是也吴人趁我丧来伐,如不出兵迎敌岂不是示弱于人依臣之见,王速令左司马领陆兵1万火速去救潜邑;让左尹领水军1万顺江而下,迂回到吴兵之后,截断吴军退路。如此,吴军首尾受敌,吴将可坐而待擒也”

    孟嬴和昭王就依子西之计,派遣二将兵分两路:沈尹戍领1万陆军救潜邑;卻宛领1万水军断吴军后路。

    掩馀和烛庸正把潜邑围得水泄不通,有探子来报,说楚国的援军到了。掩馀问道:“你可知是何人率军来救”

    探子报道:“是楚国左司马沈尹戍领兵1万来救潜邑。”掩馀惊。对烛庸道:“沈尹戍是楚国的左司马,有勇有谋,是楚国最著名的战将,我们一定要小心为上。”

    沈尹戍到了潜邑,却不进城,只是指挥将士打开一个缺口,在城外屯兵,与潜邑城相连,把粮草兵器供应之物源源不断地供给城内的守军。那沈尹戍也不与吴军决战,只是与潜邑守军相依,成联营之势。

    掩馀和烛庸也只得收拢军队,分兵一半与沈尹戍的援军相峙,另一半兵力就继续攻打潜邑。

    沈尹戍和华欣只是据守,始终不与吴军决战。沈尹戍却派出一部分兵士用树木巨石堵塞路,防止吴兵深入楚国內境。

    掩馀见楚兵只是据守,也不和自己决战,正束手无策。又有消息来报,说是楚国左尹卻宛领1万水军抄了自己的后路,沿江顺流直下,攻占了后方的巢城。掩馀和烛庸二将见前有沈尹戍阻挡,后有卻宛截断归路,如今前后受敌,反被楚军包围,只得把2万吴军龟缩起来,分成两个营,由自己和烛庸各率1万兵马,呈犄角之势,和楚军相峙,一面派信使飞报朝廷,请求支援。

    王僚得到掩馀和烛庸被围的战报,惊失色。急召姬光相商。

    王僚道:“掩馀和烛庸二将被楚军围于潜邑之地,动弹不得,不知王兄有何良策”

    姬光道:“王不知还记得否,以前臣也说过,需联合郑国、卫国一起伐楚。楚国虽然国势日微,但毕竟是千乘之国,疆域辽阔

第三十七章 万事皆备[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