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人类毁灭之后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禹治水[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哦,原来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程深所说的疏通水患,在谷等人看来,其实和堵截水患一样,只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还没到标准答案的程度。

    不至于程深说疏通水患,然后所有人全都醍醐灌顶,拍手掌,说这就是正确的标准答案!没有这回事。

    堵截行不通,疏通行不行?谁都不知道。只能说这是一个有道理、听上去可行的一种方法。

    所以程深才带来了轩辕剑,他需要用轩辕剑给他做“信用背书”。就像提出了一种方法,顶级的老专家都说这方法好,那么众人才愿意尝试这种方法,更愿意相信这种方法会成功。

    其实在程深心里,他已经胸有成竹。相比于谷这些人,程深有太多太多的优势了。

    他可以用太空视角,俯瞰部落地的地形地貌;他可以有古往今来海量的水利工程、知识作为参考。

    水患蔓延了这么多年,程深之所以现在才出现,就是因为前几年的时间,他一直在忙于这些,学习水利知识、察看山川地形。

    有个“一万小时定律”,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一万小时的锤炼。只要坚持一万小时,基本上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程深每天学习钻研十五个小时,一门心思学习水利和相关的知识。一年三百多天,就是五千多小时。五年下来,就是两万五千小时以上。

    再加上太空视野的帮助,程深对山川河流一览无余,治理水患更是有了强的助力。

    可以说,现在的程深,已经是这方面的专家。他最终得出一个结论,想要解决眼下部落地上的水患,最好的方法,就是疏通治水。当年禹治水,也是疏通水道。

    于是程深自称禹,前来治理水患。

    在轩辕剑的“信用背书”下,谷和臣们决定,让程深来治理洪水。

    当谷问需要多少年时,程深想了片刻,说道:

    “十年。”

    十年,不短了。对于程深来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虽然他有着海量的知识和太空视野,但仍然会受限于部落的生产力。

    这时候又没车又没型机器,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随便就得十天半个月,这期间就会花费量时间。疏通水道也得靠人力,速度自然比不上型机器。

    程深的记忆里,禹治水花了十三年。如今程深自称禹来治水,程深算了算,也得要十年左右的时间。

    对于谷等人来说,只要能治好水患,十年也没问题。于是谷当即同意,给程深调拨人手,如果不够,还可以再派,只要能指治好水患就行。

    同时,谷也派了一位相当于“史官”的臣,名为伯,专门跟随程深,负责记录治水的过程。

    可以看出,水患对文明的影响,已经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谷居然派了上万人,任由程深调遣。

    在这个生产力落后的部落时期,集结上万人,是一个庞的事。这些人脱离农事,无法从事生产,而他们的吃穿用度,也都需要量的供给,几乎到了这个文明能承受的极限。

    这一切,都只为了一件事——平息水患。

    在深秋的一天,程深带着上万人,踏上了治理洪水的道路。

    这一次,程深将用十年的时间,将新文明从洪水中拯救出来。

第二十五章 禹治水[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