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不听话的,敢造反的,统统干掉[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翌日早朝奏事,倒是有些意外,居然没人对昨天京营发生那么的事情慷慨陈词。
甚至是提都很少有人提及,仿佛这件事情对他们来说无足轻重一般。
真的无足轻重吗?显然不是,京营这般直接推倒重建,百官和勋贵损失多的利益啊。
可以说,他们在京营的所有利益已经全部清零了,没有了,什么占役啊,虚冒啊,这些白捡的巨利益,统统没了。
还有他们安在京营的将官,以及亲信、亲戚等等,都成了白身,啥也不是了。
若是以往,谁敢对京营下如此狠手,他们不用唾沫星子喷死他才怪,但今天,他们整体哑巴了。
因为这些人都和吴三桂一样,也是精致利己主义者,知道趋利避害。
京营本是他们手中的一张可以制衡崇祯的牌,可现在,这张牌还没打出来,就直接被勇卫营和关宁军给强行废了。
勇卫营和关宁军代表谁,代表着崇祯啊。
崇祯对京营下如此重手,直接整个连根拔起,可见对京营现状的痛恨。
现在谁要拿京营的事情说事,这不是自己找不自在吗?再怎么折腾,你还能让京营恢复原状不成?
如今,京营名存实亡,全城百姓民心所向皆是陛下。
他们除了有官职在身,有的人还顶着勋贵的名头,可在这偌的京师,真要有什么不轨之心,还能翻出多的浪来?
所以,只要稍微聪明点的人都明白,不说整个明,至少在这京师,没人再能与陛下抗衡了,文武百官勋贵联合起来都不行。
陛下变了,变得起来,获得了新生。
既然明都获得了新生,那么这些已经被时代淘汰的勋贵还留着干什么?
太祖起兵时,手底下也没有勋贵。
我崇祯定要中兴明,在这个过程中,能够陪我崇祯建功立业、重开天地者,再造勋贵。
当然,他也没有将这些人全部斩尽杀绝,多多少少还是留了一点点情面,除了几个被死的之外,其余多是贬为庶民并流放。
被死的,首当其冲的就是成国公朱纯臣,崇祯早已对他是恨之入骨。
先不说他的累累罪行,光是正史中,在明灭亡的前一刻,他崇祯带着人冲到这厮守卫的朝阳门,这厮却是视而不见,成为他崇祯的掘墓人之一。
同是姓朱,而且成国公府深受皇恩几百年,最终如此对他崇祯,这和叛国又有何异?
不杀此贼,难泄他崇祯心头之恨。
朱纯臣到死也不知道,自己居然是因为正史中,而现在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一件事情丢了脑袋。
当然,有相同遭遇的人不止他一个,崇祯连国丈都没有放过,不过他还是事先和周皇后商量了一下,不死,但是家财要全部没收,送回老家安享晚年吧。
而这次,周皇后没有多作劝说,反而直接赞同。
她之所以能够对老父亲痛下恨心,最根本原因还是身为一个母亲的身份。
自己父亲何种品性,周皇后深知,也给予了足够的包容,但有一点她无法容忍。
正史中,父亲为了活命,居然将他的外孙,自己的子朱慈烺交给了入主中原的满清。
甚至按照多尔衮的指示,直接指认这是假太子,最终导致子被杀。
可以说,这是周皇后最的逆鳞,哪怕是亲生父亲也不能原谅。
虽然这种事情不会再发生,但已经成了
第二百五十六章 不听话的,敢造反的,统统干掉[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