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最终诊断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28.下药的艺术(2)[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你们上的什么学?”吴同山听完面前两位女学生的问题后,表情有些精彩,“你们该不会是丹医的学生吧。”

    “丹阳师范学。”一位梳着马尾辫的女同学说道,“只是普通二本。”

    “我还以为你们学医的呢。”吴同山尴尬地笑了笑,“听到休克就知道要排除外伤出血、过敏和感染,家里有长辈做医生的吧?”

    两人没答话,算是默认了。

    他们现在同时想到的是,刚才还站在急诊厅为她们俩不停打气的小医生。

    这医生比她们不了几岁,话是真的多,不过都说得挺暖心的。

    当然她们两个没白聊,也从对方嘴里问出了不少实情。好歹让她们致掌握住了自己好友的病情,不至于现在听得云里雾里。

    可她们俩听懂了不代表刘琳琳的父母也能听懂。

    刘琳琳的母亲是个农民,住在郊区一直务农,小学文化。她父亲在市里打工,初中读一半就辍了学,安心回家帮忙赚钱。

    两人都没什么文化,所以对吴同山说得那套完全听不懂。

    “医生啊,我们也不想明白什么感染过敏这些乱七八糟的,真的听不懂。我们就想知道休克到底是个啥?闹明白了,我们立马签字!”

    吴同山看着自己刚画完的血管和组织草图,心里是崩溃的,敢情刚才都白说了:“你们还是先签了病危通知书,要是有什么不明白的我待会让我们主任再来和你们说。”

    “我都没闹明白,字咋签嘛。”父亲心情不太好。

    他们看不到病重的女,只能焦急地待在抢救室外花钱买检查单买抢救药。心里就像被压了块石头一样,喘不过气来。

    吴同山很清楚这种感觉,但确实有些力不从心。他在国外留学那么多年,早就习惯了国外的病人。突然回国,面对毫无知识基础的农民会相当不习惯。

    就在他两难的时候,双马尾同学突然把话接了过去。

    “琳琳妈,其实休克很好理解的。”

    她也不用纸笔那么复杂,直接拿出了祁镜说的那套打起了比方:“人的身体啊就像土地,需要浇水才能种出庄稼。现在天气旱又没人浇水,地就会干,庄稼就会渴死。”

    “这种情况就是休克!”

    “啊,那那还得了。”母亲看到吴同山点了头,马上把自己男人拉到身边,“快签快签,签完了好让他们给琳琳浇水!”

    “我签我签!”

    吴同山没想到,这孩子只是一句话就把休克给解释清楚了。他心里虽说自尊心作祟很不痛快,但该有的礼貌还是有的:“你们俩还真有学医的潜质,谢了。”

    也不知是不是受了吴同山夸奖的影响,两人似乎对诊断展现出了非常浓厚的兴趣。

    “那接下去刘琳琳还要做什么检查吗?”

    “先做胸部ct,然后再做心彩超,得排除掉心肺上的问题才行。”吴同山解释道,“等这两个结果出来后,我们再看情况做其他检查。”

    “不做腹部ct吗?”短发同学问道。

    “是啊,她有呕吐腹泻的,说不定是肚子出了问题。”

&n

128.下药的艺术(2)[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