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黑科技从钢铁战衣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5人事的考量[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经过官方认证的微博账号上,此时此刻挂着一个招聘广告,还有一个连接,点进去就可以看到招聘要求和福利待遇了。王在现场打广告的报道也如约刊登了出来,国外的他不知道,但是国内的媒体工作者还是非常有眼力劲的。

    毕竟能够让领导们排在后面的人物,怎么看都不是他们能够得罪的,看看人家合作的都是些什么人:三星集团的董事长,苹果公司的ceo,还有四手机厂商的老板,锂离子电池的巨头…

    报纸媒体的评论区不是网友们可以搞定的,但是微博上可就热闹多了!

    ……

    20万的年薪在帝都算不了什么,搞it的年终奖可能都不止这个数字,但是这么说呢,搞科研的还是比较有情怀的,尤其是一脚踏入材料学这个坑里面,能够在帝都有一份包吃包住,五险一金和车补寒暑补的工作,就已经烧高香了。

    更不要说在薪资待遇里面,年终奖不低于六个月工资这一块,这样一算年收入估计翻个倍都不止。

    再加上工作地点是京城的燕,不管说到哪都倍有面子,家自然是趋之若鹜。不仅仅是中南学和吉林学的学生,就连水木和燕的学子们也非常向往这一份职业。

    虽然说工作待遇是一方面,但是最吸引他们的还是经费。材料学的突破都是建立在海量的研究经费的基础上的,牛之所以是牛,不仅仅是因为他自己牛逼,更厉害的在于他们始终能够搞到充足的经费!

    实验室是非常现实的,没有经费你连一个实验都做不了,没有试验就没有成果,没有成果也就没有经费…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燕19年的科研经费为90亿rb,要养活整个燕的所有科研人员;而燕能源实验室第一年的经费就达到了5亿美元(试剂和器材都需要进口),只需要养活一个实验室,目前60多个研究员和40名科研助理,扩充后400多名研究员和科研助理…

    科是最占便宜的,因为王80多个原班人马,其中40多个博士是正式研究员,他们都是自己人,其中又有相当一部分担任小组组长的角色,负责招录自己的组员,这样一来科学子就占据了相当的优势;

    刘学林教授的团队虽然只有20多个,但是毫无疑问都是精英级别的,所以他们负责招录的人也不少,所以燕和水木也是很占便宜的,剩下的能够分给其他学校的名额就少了不少了。

   &

35人事的考量[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