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宴宾客[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番滋味。
等他们下来之后,虽然有些急就章。但是一桌酒菜算是做好了。
冯立夹着一块鸡肉,忽然说道:“断尾雄鸡本畏烹,年来听法伴修行。还须却置莲花漏,老怯风霜恐不鸣。这一只鸡,是我们进门的时候,看见那一只吗?”
周梦臣说道:“正是。”
冯立说道:“你周家的院子,虽然坐落在武昌城中,但是院落后面就蛇山。颇有一番野趣,正是一个闹中取静的好地方,再加上钟鼓楼钟声长鸣,苏东坡的诗,用在这里,却是在合适不过了。”
周梦臣心中暗道:“原来这是苏东坡的诗。”他以为这诗是冯立作的,刚刚还想拍上几记马屁,一时间不知道从何拍起,这才顿了一下。否则这一下就露怯了。
这也没有办法。
周梦臣这三年熟悉明,但是与真正融入士夫生活之中,却还是差了十年修行。否则别人说的什么话,他就不明白。
“不过,”冯立语气一转折说道:“这一餐乃是老夫人下厨吧。虽然老夫人厨艺高超,但是修身齐家乃是男之责,总就不能一直如此,丈夫在世,当上荣父母,下荫子孙,令尊起的名字,可是有深意,飞熊当甚思之。”
周梦臣虽然对于一些诗句,不熟悉,但是这话里的意思还是能听出来。
是委婉的劝说,周梦臣接受他的建议去国子监。毕竟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不管什么才能,都只要在体制内,才能发挥出来。这是中国古代多数时候的现状。
周梦臣也颇有感悟。
其实周家之前也是有两三个佣人的,但是周父一场病,将家底给败空了,这才纷纷辞退。而周母年纪其实也不,才四五十岁而已。但是在这个时代已经要安享晚年的时候了。周梦臣对自己这一辈子要做什么,还有些犹疑不定,但是对于不能给母亲在角落里面的柜子,已经柜子上面显露的时间。
冯立走上前去,感兴趣,问道:“这是什么?”
周梦臣暗暗松了一口气,上前解释道:“这是小侄按莲花漏之理,造出来的新刻漏,最优点,就是占地面积小,还可以放在室内。世叔说算学乃是经世济用之学,诚斯言也,侄就在研制新刻漏,就以算学而行的。”
冯立听了之后,感兴趣,说道:“哦,怎么做的。”
周梦臣将怎么定量分析,收集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再根据这个模型,确定最符合自己的需要是水流,已经制造这个水流数需要各部件的尺寸,然后再以这个一切为核心,装进这个三个可以分开又可以组合在一起的箱子里面。
其他的都是细节了。
“好。”一直不说话张叔,忽然开口说道:“周兄的作为,几乎是开一代之先河。在下佩服之致。”
之前说过,中国古代数学最讲实用,甚至在明代之后,更是如此,为了方便学习,很多东西都口诀化了。让人容易理解。就好像我们经常说的:“三下五除二”就是珠算口诀,也是从明代传下来的。
但是最讲实用的中国数学,都是被动的用数学解决一系列行政,工程,水利,清丈方面的问题。从来没有如周梦臣一般,一开就是数学为工具,为尺度,来指导一件事情,直到最后完成。
张叔队数学的兴趣,其实并不。他只是觉得为政之人,有些事情不可或缺,最少不能被下面人给骗了,正好他与冯家关系密切,于是与冯立走动就频繁起来了。他以敏锐的嗅觉感受到这个模式有极的影响力。
至于有多的影响力,一时间张叔,也不能讲明白。
不过,他对周梦臣刮目相看了。
无他,在此之前,在他看来,周梦臣不过是一个算学方面的专才。这样的人固然是人才,但对于他也没有什么用。
但是而今却不一样了。
单单周梦臣这个模式,就证明周梦臣的才华,决计不仅仅是在算学方面,这个模式其实能推广到很多地方。请访问xnc2
第二十二章 宴宾客[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