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春秋<span class=n_21></span>领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2章:看吧,就说没一个好东西[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来啦,来啦,他们来啦!

    国君、智罃、韩厥、中行偃、士匄带着中军和上军长途跋涉,没回去“新田”举行军队解散的仪式,直接来到了“郐”地。

    早就知道消息的吕武和士鲂不能没有表示。

    他俩带着宋、鲁、卫、吕、曹、邾、滕、薛的代表出十里进行迎接。

    其中,宋国的华元是后面才赶过来。

    郑国的子驷则是得知宋国出兵攻打郑国东南部,招呼了一声,麻溜回去主持军政事务。

    也就是说,子驷没有最终将投降的事情谈成,谈到一半中断了。

    “辛苦阴卿、彘卿,辛苦诸位。”国君被晒黑了,却也看着起来行礼,再沉默地坐了下去。

    智罃没给国君再次开口的机会,抢先说道:“攻秦攻郑皆未交战,实不可取。”

    这特么的。

    集结军队来来回回搞武装游行,人吃马嚼耗费太多,劳师动众没有取得收获,简直是亏发了!

    吕武暗自猜测道:“看来智罃想入侵秦国被国君阻止了?”

    事实也是那么一回事。

    先有魏相去秦庭宣战。

    那时候秦君嬴石并没有应战。

    这位秦国国君很鸡贼,一直拖着没给魏相答复。

    等魏相发现秦君嬴石已经不在“雍”之后,一再找秦国那边的卿夫要个说法,一样被拖着没给回复。

    所以是,秦国并没有接受晋国的宣战。

    造成的结果挺尴尬。

    晋君姬周带着中军和上军要去攻打秦国。

    秦国那边没人应战。

    而晋君姬周也不知道到底怎么个想法,拒绝智罃直接杀进去的建议,搞得从卿夫到出征将士都心里老不爽。

    他们离开“泾阳”,辗转来到“郐”地。

    吕武就没好意思多问。

    比如,中军和上军今年的纳赋份额算是完成,又或者没完成。

    不是说好在秦国那边筑座城的吗?

    怎么没看到半点动静。

    下军因为还待在自己“战区”的关系,纳赋肯定不能算结束的。

    另外,秦国压根就不搭理晋国,中军和上军完全就是白跑了一趟,来“郐”地是想等着分赃吗?

    吕武正在想事情的时候。

    士匄和士鲂换了个位置。

    “武?”士匄凑了过去,压低声音问道:“攻郑,可也?”

    吕武眼神飘忽过去,答道:“君上、元戎已在。戎事,岂是武可定。”

    士匄说道:“攻郑以你为‘主,君上、元戎怎会有所言。”

    套路。

    全特么是套路。

    规则是那么回事。

    领导们什么时候将规则真的当一回事啦?

    如果规则不可变,士匄何必这么舔着脸鼓动吕武。

    士匄难道不是应该说服国君和智罃继续攻打郑国?

    另一边。

    韩厥正在讲关于两代周天子驾崩和登基的事情。

    能够确定的就是,新的周天子一点联系晋国的实际行动都没有。

    搞得包括晋君姬周在内的晋国所有贵族,不知道该不该有什么表示。

    其中,晋君姬周不是最尴尬的那个,韩厥才是。

    周王室的邦交由韩氏来负责,里面有着韩氏一直想撇清却办不到的原因。

    韩厥是姬姓。

    说白了就是公族的出身。

    也就是毕万混出头,要不哪来的什么韩氏,也许就是众多公孙氏之一了。

    而公孙氏,通俗来讲就是没落公族的一个前缀,不是姓也不是氏,就是用来强撑门面的。

    喔……

    这该死的最后倔强啊!

    吕武发现不止自己心不在焉,多数同僚都是一副魂游天外的状态。

    今年晋国攻击秦国、郑国和卫国。

    秦国没打成。

    卫国投降得很利索。

    郑国眼见也打不成了。

    付出了动员成本,收获却不成正比。

    他们难道不应该好好地盘算一下?

    国君用着坚定的表情说道:“筑城罢。”

    他看样子是在秦国那边没筑城不开心,起了性子就非筑一座城不可。

    然后?

    冷场了吖!

    这一刻,不知道有多少“卿”在内心里觉得国君就是个神经病。

    在秦国边境筑城,为的是不想跟秦人玩耍,作为阻止秦国东出的堡垒。

    郑国强吗?

   &nbs

第402章:看吧,就说没一个好东西[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