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无尽梦境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夜 喋血长坂坡(一)[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没看前言的读者请注意了,本书不是三国。所以了,误会的人还请看看前言吧,风某尽量不在正文部分占用字数与读者交流。

    “醒醒,年轻人,醒醒”一个苍老的声音穿破重重黑暗,将沉睡中的黄志唤醒。

    睁开双眼,刺眼的阳光让黄志痛苦地将好不容易打开的眼皮又合了起来。

    “年轻人,别睡了,再睡就赶不上家了”见黄志没有马上起来的意愿,那个声音不得不再次提醒。

    “糟糕,上班要迟到”黄志终于强迫自己坐起身来,眼前却是一幕让他目瞪口呆的场景。

    一位须发皆白的古装老者正殷切地望着黄志,一身粗布葛衣上打着不少的补丁,一撮银白的山羊胡子足有十公分长,白里带着灰的长发扎成发髻高高地竖在头顶。若非老者算得上是慈眉善目,早把黄志的三魂七魄全给吓得脱体而出。

    “哪来的怪老头,怎么跑到我房间里来了”黄志嘴里咕哝着,转头向四周望去,彻底石化成一尊雕塑。

    这哪是他那不足十平米的蜗居,分明是荒郊野地。一条现今社会很难得一见的泥土道居中,两边错落地分布着几片小树林,再往边上则是一座座郁郁葱葱的小山包。更过分的是还人声鼎沸,无数和老者打扮相近的“古人”背着包,挎着小包,排着看不见首尾的长队,仓促地地赶路,扬起漫天的尘土。

    “这是哪现在是什么时候”黄志下意识地问到。

    老人叹了口气,“还能是哪,年轻人,你是睡糊涂了呀已经午后了,你若是再不起身,可就跟不上玄德公去往江陵的队伍了。前面就到长坂坡了,赶紧起来赶路吧”

    “玄德公、江陵、长坂坡”虽然线索有些少得可怜,但是对于一个喜欢看书的中国男性,怕是不难从中联系到近两千年前的那段历史三国时代中最出名的赤壁之战开场戏长坂坡。

    “原来是做梦”黄志得出如此结论,“还真是身临其境,现场感十足”最近因为刚看过令人失望透顶的“骗”赤壁,虽然失望,却也勾起对三国演义的怀念,忍不住又翻看了一遍,会做这样的梦,说起来也不足为奇。

    如此一来,黄志睡意全消,精神十足地四下里张望。“睡意全消”他自嘲地笑了笑,明明依然身梦境,竟然会有如此截然相反的感觉。

    “别再看了,走吧,走吧”老人不住催促。

    在这本该是难临头各自飞的时刻,老人依然关心着一个素不相识的后生,这种古人特有的淳朴感动了黄志。尽管是在梦境中,黄志还是决定顺着老人的意思,站起身来,拍拍衣服上的尘土。

    “多谢老丈相告,既是如此,吾等速速前行,免得失了时机。”嘴上转了把古文,心里却是很不合时宜地跟上一句,“ltsgo瞧瞧我梦里的赤壁之战是个什么样子”

    如果这场梦果真是当年的长坂坡一战的话,此时正是阴历九月,正值秋高气爽的时节。黄志权当这是一次秋游了,搀扶着老者跟上疲于奔命的部队,一路前行。

    他发现自己也有一个包袱随身,里面不外乎几件换洗衣物、几张烙饼,甚至还有几枚铜板,不过看起来家当也是少得可怜。反正自己的包袱也不重,他干脆帮老者把负担一起承受了,就算是尊老幼吧,虽然只是在梦里。

    一路上两人少不得攀谈起来,黄志得知老人姓孙,襄阳人,与江东孙氏却没有什么渊源。其他又问出一些当时的形势,基本与三国演义中所描绘的差别不。

    其间三番两次地,黄志忍不住想要掐自己一把,看看会不会觉得疼,以确定这个现场感真实过头的场景是否梦境,然而却又舍不得脱离梦境,便作罢了。

    “也不知道玄德公他们已经走到哪了能否及时赶到江陵”孙老丈望着那一眼望不着头的队伍,不无感叹。

    就在这时候,黄志见到一骑黑马从队伍边上驰过,带起一蓬尘土,呛得他想开口骂。却见那骑马的将军奔上路边的一座小土坡,那里原就有一骑白马伫立。

    黄志这才注意到那白马骑士,概五十多岁,头发已经有点霜白的痕迹,耳垂颇,已经达到下颌骨的边缘。那人一手扯着缰绳,一手自然下垂,指尖竟已能摸到马腹,活脱脱一个长臂猿。

    “耳垂肩,手长过膝,虽然古人的描述有些夸张,这不就是被曹称为耳贼的刘备么”黄志只听说过“说曹,曹到”,没想到孙老丈刚念叨起玄德公,自己就能有幸亲见刘皇叔的真面目,此梦无憾啊。

    “长坂坡一战,刘备应该是四十七岁,显老了啊那旁边这个该是谁呢”从黑马骑士的相貌,黄志一时猜不透对方身份。

    此时他和孙老丈已经走到小土坡边上,连老人都发现了自己刚才念叨的玄德公,正为刘皇叔的不离不弃唏嘘不已。

    黄志却是在心中嗤笑老人好骗。三国时期,经过黄巾之乱及诸侯割据,整个中国人口十不存三。人口已经是首要的战略资源,别说是以“仁义”自居的刘备,即便是已经败亡的袁绍之辈,也深知领地内人口数量的重要性。这刘玄德带着十万百姓出走江陵,在黄志看来,不过是绑架民众的手段而已,难道这些平民留在襄阳,曹还能亏待了他们不成。

    这时那黑衣骑士吼一声,“主公怎么还不快走听探马报来,那曹纯率的虎豹骑先锋已经快追上我们的后军了”

    “翼德呀,我也知道时间紧迫,奈何放心不下这些随我远走江陵的民众啊”刘备皱着眉头,一幅忧心忡忡的模样。

    “真的假的”黄志不免在心里嘀咕,“这刘备若不是奥斯卡、柏林金熊奖、戛纳金棕榈奖最佳男主角获得者,至少也是香港金像奖、台湾金马奖影帝级别的演技。”

    不过通过这两句对话,他终于知道那黑马骑士就是张飞,但那样貌却是和三国演义中所述不相同。除了那百米外也能听见的嗓门可以确定张飞的脾气,那张虽然因为军旅生涯而变得有些风霜的小麦色脸庞十足就是个帅哥,不知道还以为他应该是赵云才对。

    周围的民众也都因为张飞的嗓门而听到了这段对话,顿时对玄德公感激涕零,恨不能为他死而后已,纷纷出言帮张飞相劝,让刘备先行一步,免得遭了曹贼的毒手。甚至有人带头跪地相求,希望刘皇叔能顺应民意,保住万金之躯。眼看着所有人都跪下了,刘备这才勉为其难地在张飞的拉扯中策马离去。

    黄志这下子算是明白何以“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耳”,刘备对于笼络人心确有一手,与曹不相上下,甚至有过之而不及,否则又怎能让关羽降汉不降曹呢。

    对于古人的是与非,黄志不想评论,即便评论也改变不了历史,只不过此刻身陷这段梦境,他关心的是身后紧追不舍的虎豹骑还有多远。刘备和张飞倒好,拍拍马就能逃跑,这十万步行的民众可如何是好他不知不觉已经心悬于这些民众的安危。

    就在黄志怔神的时候,周围的难民们已经全部跪倒。只有他突兀地站在那里,立刻引来了不少目光,有队伍里的民众,也有土坡那高高在上的刘备。

    甚至更远的地方也有一伙人在看着他。这伙人虽然装扮与这些随刘备逃亡的民众无异,但身上自然散发的气质却是迥然不同,眼神中没有难民们那种对未来的茫然。看到黄志的表现,为首的一个摇摇头,“枪打出头鸟,这菜鸟没救了。我们走”

    “临危不乱,傲然不群,此非常人也若是能安然相见于江陵,备必将降阶相迎”远去的刘备心中如是想。当然,想归想,值此落荒而逃之际,他断不可能把自己或者张飞的马让出来给黄志用。

    刚才在无知民众之前做足了表面功夫,此刻却是刻不容缓的逃亡时间。粗中有细的张飞除了声嚷嚷,也用别人无法听到的细小声音偷偷告诉刘备,后军此时已被虎豹骑冲散,再有那么半盏茶功夫,就该追到这了。

    有刚才那些被成功洗脑的民众阻挡,曹纯一时应该是追不上来的,刘备和张飞有足够的时间安然通过长坂桥。可是糜夫人和甘夫人的车驾,此时却是顾不上了。“可惜了我阿斗啊”刘备心中慨叹。

    梦与现实的分界线

    很不幸地又吃了一次扬尘的黄志浑然不知自己和身边的愚民们已经成了刘备用以阻挡曹纯追杀的弃子,终于在十分钟后有幸见识了号称三国最强的曹军虎豹骑。

    五百骑,说起来不多,但是一色的黑马黑甲极具压迫力。当这股黑色洪流从背后的山谷中汹涌而出的时候,愚民们早忘了什么为玄德公死而后已的信誓旦旦,四散奔走。然而他们的举动却反而拖延了时间,保全了刘备。

    身为曹营嫡系的虎豹骑,谁不知道曹也是民如子,连麦田都不许践踏了,更不用说直接屠戮百姓。若是眼前这些愚民反抗了,还可以说是耳贼的手下,一个冲锋就解决了。然而这些百姓显然是没有任何反抗之心的,曹纯反而头如斗,只得让队伍停下来,等这批碍事的家伙向两边散去,让出道来。

    本就是身梦境,黄志并不害怕,而且即便是三国演义中,也未曾听说曹军在长坂坡一战中有屠杀平民的事情。所以他不紧不慢地搀扶着孙老丈往一山坳里撤退。

    山坳里有几座房子,不知道是一条村庄还是一个户人家,反正这个时候也都逃难去了,留下几座破败的房子。跑了这么一段路,黄志和孙老丈正好进去歇歇脚。

    这头孙老丈还心有余悸,那边黄志已经在回忆刚才所见虎豹骑的英姿飒爽。

    说实话,倒不是黄志厚此薄彼,只是到了二十一世纪,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挺曹的已经成了舆论的趋势。不止是曹的政治、军事、文学上的才华横溢令人佩服,就连上世纪九十年代商界备受推崇的“厚黑学”也是尊曹为祖师爷,却把脸皮比曹更厚一倍的刘备晾在了一边。

    胡思乱想间,忽然听见门外一片噪杂的

    不朽00

   

第一夜 喋血长坂坡(一)[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