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混在明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四章 有其兄必有其弟[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然旨意里明明白白说了献俘,那俘虏当然是一定要将8万人全部带上是不可能的,那样的话俘虏的人数还要远远多过了还京的明军,一路上的吃住行和安全都是问题,而且也会给京师那边带来不少麻烦。

    因此王锐与众人商议了一番之后,最后决定只押解蒙古军的亲贵将以及三千军士还京,献俘阙下。

    余则仍然留在同,等待进一步置的新的旨意。

    随后,他命聂枫趁夜入代王府,宣读了圣旨,将朱传火齐秘密锁拿。却并未抄家,连所有的家人也是一概未动。只是仍令崔坚继续封锁王府,严禁一切人等随意出入,待皇上的审问有了最终的结果后再行论。

    此时同这里的善后工作已全部完成,最初秘密入晋的目的也圆满达到。

    同府之战打得惊天动地,而且已经过去了这么些时日,别说是山西了,整个明都已知道,晋王和沈王又岂有不知之理其实当王锐与蒙古军在同城下激战正酣时,这两位王爷就早得到了回报。

    二人也都是聪明之辈,一听到王锐竟悄无声息地突然出现在同府的消息,立刻就意识到他是为了纸币一事而来,矛头却是直指他们三位藩王。因为同府是山西的东北门户,所以才当其冲,代王和常家也应该是其先要对付的目标。

    自那之后,晋王和沈王就将注意力全部放在了同府,时刻关注着那里局势的每一丝变化。他们二人的内心里也着实希望蒙古军能够攻破同城,杀死王锐,替他们解决了这个强敌和心腹患。

    可结果却事与愿违,先是常书欣父子栽了进去、代王的一系列计策都接连受挫,被迫龟缩在了王府里,紧接着龙虎卫和1明军有如神兵天降一般,给已遭受重创的蒙古军致命一击。连虎墩兔憨都未能幸免,毙命于月虏崖下。然后就是代王勾结蒙古人的奸谋败露,王府都被内卫、龙虎卫控制起来。

    这一桩桩一件件消息接连传到晋王和沈王,令两位王爷不断心惊肉跳,并且彻底傻了眼。二人各自倒吸一口凉气,这才意识到了王锐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加可怕和强。

    凭心而论。他们自思就算是与代王易地而。也可能比其做得更好了。天时、地利、人和尽在掌握。而且还有2o万蒙古军地配合。如此也没能奈何得了王锐分毫。最终仍免不了一败涂地。这样地对手恐怕已经不能用可怕来形容。又如何与之相抗现下他已然成功扫除了第一个目标。接下来又将如何对付自己

    就在两位王爷惊不定地时候。常书欣写地书信到了乔、曹二人地手里。他们二人也不敢隐瞒。看过后又将书信分别呈给了晋王和沈王。

    常书欣在信上说得言简意赅。言明威国公此番地确是奉了密旨。专为纸币之事而来。他们三人所想地那妙计其实早已经被国公爷识破。他这一次来山西自然是早做了充分地准备。

    自己不自量力。想借蒙古军犯境之机“猎杀”明银元。结果却一败涂地。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代王更是鬼迷心窍。妄图勾结蒙古人来对付国公爷。眼下已是奸谋败露、身败名裂。威国公已将此事上奏皇帝。相信很快便会有旨意下来。

    念在三人是多年好友地份上。他才诚心劝告乔、曹二人莫再妄图与威国公作对。否则必然是失败地下场。搞不好还会身败名裂。甚至赔上身家性命他只能言尽于此。何去何从还需二人自己拿主意。

    晋王和沈王信。不禁各自紧皱眉头沉默不语。信上虽然只字没提他们二人。但实际上却全是说给他们听地。其中清楚无误地传达了王锐给他二人地信息。那就是给他们一个主动服输地机会。若是他们二位王爷仍存有侥幸地幻想。那朱传火齐就是二人地榜样

    二人知道王锐已经是很给他们留下颜面了,通过常书欣之口劝告乔、曹二人,其实是在提醒他们不要再做不智之举。

    因此二人私下里一交换了一下意见之后,决定还是暂且忍耐,等待合适地时机再做道理。两人计议已定,随即将意思明确告之了乔、曹二人。

    第二天,乔、曹两家名下的票号就开始向汇通银行在两地的分号还贷。短短的两天之内,两家已经连本带利将所有地贷款全部还清。这当然意味着他们已是主动服输放弃了,手里没有了充足的明银元,自然就不可能再实行原来的“猎杀”计划。

    经过这么一折腾,两位王爷和乔、曹两家白白赔上了巨额的利息,汇通银行则是赚了一笔。所谓成王败寇,这也是失败应付出的代价。

    王锐闻报后也不禁暗暗松了口气,不战而屈人之兵,上之上也眼下能兵不血刃地解决了明银元之事,此行的目地可说是已然圆满,而且还有意外收获,到自己事先无论如何也没想到。比如说击毙虎墩兔憨、歼灭了2o万蒙古军;几乎是白拣了6个潜力巨无比的煤矿,常书欣还白白奉送了2ooo万明银元地资金;另外就是搂草打兔子,捎带着扳倒了朱传火齐;最后是又收得了一位绝色倾城、武艺绝的夫人,乃是历史上赫赫有名地巾帼英雄红娘子。

    这几件事哪一件单拿出来都足以让他笑歪了嘴,现下却是一并完成,就算是最贪婪的人,恐怕也只能说是心满意足。王锐认为自己一向不贪心,所以自然是满意得紧了。

    终于,一切准备工作都已妥当。这一日,王锐率领了龙虎卫和1万明军,押解着3ooo俘虏,军开拔还京。

    同城内万人空巷,数十万百姓自地涌到城外相送,队伍一直绵延到2c里开外,场面可称得上是宏之极。光是万民伞,王锐就收了几十车之多。能让一城百姓如此相待,虽不敢说绝后,但肯定是空前地了。

    王锐也算是见惯了场面的,可看到此情此景仍是忍不住感

    ,回想起自己在同的日日夜夜和惊心动魄的经历,感到如在梦里一般

    一路无话,经过几日的跋涉,京师终于已遥遥在望。

    崇祯安排了比王锐前两次破建虏胜利凯旋更高的迎接规格,在离京5o里就扎下了彩棚,亲率文武百官在此等候。

    王锐远远就下了马,当走到近前时,他站定身子,手行礼朗声说道:“臣太子太傅、威国公、龙虎将军、内卫检校府督领王锐,率属下众将叩见圣上此番臣领六省巡道钦差之职前往同府,适逢蒙古汉部2o万军犯境。仰仗吾皇天威鸿福,臣率龙虎卫和1军击破蒙古2o万军,毙敌酋虎墩兔憨、斩1有余,生擒敌万。此全赖皇上鸿福、将士英勇,臣方能不辱国体、使命。现下臣率众将献俘阙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说罢,他当先跪倒在地,紧接着身后众将和军士也全部跪下,山呼海啸般地齐声高呼万岁。

    崇祯满面春风,朝众人微笑点头示意,已然是颇具天子威仪。在这方面他要比哥哥强多了,如果是换成了天启皇帝,恐怕早就高兴得忘乎所以,将皇帝的形象抛到一边,说不定能做出什么样的惊人举动。这不光是因为性格,也是由于二人所受地教育和成长的环境完全不同所致。

    待众人三叩罢,他这才迈步上前,亲自伸手将王锐扶了起来,略带激动地微笑道:“太傅辛苦了此番太傅破了蒙古军,不但保境安民,更是振我明国威、灭胡虏气焰,当可称得上功绩彪炳朕要亲自给太傅敬酒,来人,拿酒来”

    一旁的小太监闻言立刻捧过了托盘,猩红的丝缎之上,摆放着羊脂玉所制的精致酒壶、酒杯。

    崇祯亲自斟满了一杯酒,双手递给王锐。

    王锐急忙躬身用双手接过,一脸正色说道:“臣多谢皇上赐酒,不过此番胜绝非是臣一人之功,乃是万千将士与同军民齐心共力所致。为此臣想这一杯酒转祭在这次战中为国捐躯地所有军民,不知皇上可准否”

    崇祯闻言脸色顿时肃然说道:“太傅所言极是,朕岂有不准之理这杯酒也替朕祭奠所有为国捐躯的军民吧”

    王锐高声谢恩,随即双手举起酒杯,将满满一杯美酒缓缓泼洒在地上。所有的人都挺身肃立,面色凝重。此番同之战战果辉煌,但全城军民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阵亡过了2万。

    原有的那2ooo几乎死伤殆尽,三帮四会十二堂口地人亦是伤亡惨重,只要是活下来的人,都远远过了杀死三个蒙古兵的标准。王锐信守承诺,将他们全部编入了正式地内卫。

    待王锐祭奠完死难,崇祯又亲自斟了一杯酒递给他。

    这一次王锐举杯朗声谢恩道:“臣叩谢皇上赐酒,这一杯酒,臣恭祝皇上鸿福齐天,我明国运昌隆”

    说着,

   

第三百三十四章 有其兄必有其弟[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