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混在明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卷 第二百四十九章 汇通天下(下)[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和公共事业的建设,一来为促进经济的快展创造必要条件,二来直接刺激经济增长,降低失业率,通过投资和付工资的方式令货币流入社会,也就是老百姓的手中。

    老百姓有了钱,就会消费、交税。扩社会经济总量。使货币重新回到政府手里,形成了一个增殖地良性循环。社会经济总量扩后。银行就能够再增货币,重复上面所说地增殖循环过程。如此反复,经济自然快展起来,国库充盈、人民富足,国家又岂能不走上一条强盛之露

    当然,这个过程肯定不会一帆风顺,其间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所以说这就要看王锐的执行力怎么样了,也要看他和皇帝究竟有多地决心。但不管怎么说,这条路子却是正确的。

    好,让我们再将思路拉回来。

    当谢天义将存、贷款和汇兑业务简要介绍了一遍后,所有闻自是不由得立时一片哗。

    怎么只要我将银子存入银行不动,银行就会付给利息世上还有这样的好事那存的钱要是多了,银行得白付多少利息这么做岂不是要赔死从古至今还从未听说过有任何一家商号会这样干,此事的确是令人难以相信。

    任何一种全新的事物要想被世人接受都需要一个过程,银行自然也不例外。尤其是只要存钱就能白得利息,根本不需要你再付出其它的任何代价,这真相当于天上掉馅饼一样,自是让人难以相信。

    不过这汇通银行连皇帝都御赐了金字招牌,背后的势力又是深不可测,况且刚刚是当众说了存钱的好,难道还能骗人不成

    所以当庆典一结束,人群立刻挤满了银行的堂,看热闹的固然居多,但也有些人试着拿出了真金白银来存。

    他们自是得到了热情周到的服务,很快各人就拿到了一本表皮印着烫金“汇通银行”四个字的精美折子。

    折子里有存款人的姓名、账号,存款的时间、金额等等,只要凭着这个小本本,就可以随时在这里进行个人存、取款的业务。

    当然,由于技术所限,在这个时代还不可能达到异地的通存通兑,但是对于那些额存款的所谓优质客户,仅在京师之内各个汇通银行网点之间的通存通兑还是应该能够实现。

    这主要是因为客户的信息太过庞杂了,在没有电脑技术的支持下,少数优质客户的信息还勉强能实现共享,可是普通的客户就不可能了。

    拿到折子的人都兴奋不已,忍不住到水牌边对照着查看。

    堂两侧的墙上都挂着巨幅的水牌,上面清楚地写明了各种存款利率。相比较现代复杂的利率而言,这个利率就简单多了,也分为活期和定期两种。

    活期利率最低,为25;定期有半年、一年和三年三种,三年的利率最高,达到了7,这里的利率自然指的是年利率了。

    应该说在那个时代百姓的生活水平远远比不上现代这么富足,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几乎是全民存款。

    但是有钱的贵族豪绅还是有很多,并且手里掌握着量的财富。那时的投资渠道很少,所以我们经常能在影视、文学作品里看到古代的富豪家里金银堆积如山的情形。

    金银放在自家的秘室里是不可能结婚生子的,如果存入银行,既能有稳定的收益,又能随时支取,两下里相比较孰优孰劣自然不难明白。那些富人哪个不是人精相信很快就会自己算过账来,争相要将钱存入到银行里来。

    而王锐的目的就是要聚敛起这些财富,一方面自己投资,另一方面贷给朝廷,使整个国家和社会都迅富足和强盛起来。

    为了稳妥起见,王锐决定第一次的货币行采取足额的方式,也就是根据准备金的数目,行相应的货币量。

    眼下汇通银行的准备金达到了1ooo万两白银,按照一两银子兑换1oo元的比率,次行的明银元就是1o亿。

    按照现下存款的利率,正常的贷款利率应该是在1o左右。可是王锐却毅然决定以6的低息,一下就贷款给朝廷2亿元,空虚的国库立刻变得小小充盈起来。

    不过这充盈眼下还是虚的,因为2亿元并非是真金白银,而只是明银元,下一步如何将之推广开来,完全用纸币替代了白银才是重中之重。只有实现了这个目的,汇通银行才算是名副其实,真正做到了汇通天下

第五卷 第二百四十九章 汇通天下(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