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混在明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九章 内卫的生财之道[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后亡国时,明也是于一种民富国穷的状态,也就是说国力地空虚不是因为人民没有钱了,而是税制出了问题。而且崇祯皇帝用错了

    洗澡全文阅读

    方法而已。

    在明朝之前,赋役并行的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两千多年,它对增加赋役收入曾起过重要作用。但是自宋元以来,土地兼并日甚一日,到了明代中期,土地兼并已无法遏止。而有量土地的官僚、地主则往往以各种手段逃避赋役,普通百姓的赋役则日益加重,这不仅激化了阶级矛盾。而且课税田不断减少,严影响到国家的财政收

    因此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时,张居正推行了“一条鞭法”。将赋和役并为一条,计亩征银,丁役转变成丁税而随田征收,从此,赋役制度逐渐让位于租税制。这时丁税虽然存在,但却是随田带纳,而且丁税远不如田税重要。

    “一条鞭法”可以说是在税制上做出了一个划时代的改革,租税制地实行,理论上能够使两千年来一直成为农民沉重负担的徭役制度逐渐消失。这就有利于劳动力的解放,对社会生产十分有利。

    但是无论怎么改,它仍然摆脱不了封建时代税制上固有的弊端,简单的说主要体现在两点上。

    第一就是穷人和普通百姓仍然是纳税的主力,官绅富贵却只是承担了很少的一部分。因为他们可以采取种种手段转嫁、逃避赋税,而普通的百姓却哪里行

    而且一条鞭法计亩征银,虽然是一种进步,但百姓需将粮米换成铜钱,再折成白银。这中间,农民不可避免地受商人的盘剥,而钱、银与粮米地比价经常变动,不论是粮贵钱贱,还是钱贵粮贱;受剥削的总是贫苦百姓,由此必然加重人民的赋税负担。

    第二就是田赋地加派总是由农民来承担,明朝后期的田赋加派,主要有三种名义,一是辽饷加派。二是剿饷加派。三是练饷加派,每一种名义之下。又有若干加派数额,累次增加。

    那时候土地的兼并已非常严重,因此加派虽出于田,但负税是广的农民,所以加了农民的破产,也加了社会经济的崩溃,同时亦导致了农民起义的烽火越燃越旺。

    而当时的工商业其实已经十分达,江南可说是非常富庶,但明朝的商税却很低,仅仅是三十而一,也就是3左右。

    崇祯不想办法从官绅富贵和工商业上解决问题,却只知一味地盘剥农民,自然一方面逼得农民起义愈演愈烈,另一方面致使国力空虚,所以说他用错了方法。

    当然,想要打官绅富贵地主意并非是易事,必然会引起其强烈的反对和阻挠,那是另外的话题。

    王锐对以上所说的这些是比较清楚的,因此他想到的税并不是针对穷苦百姓,而恰恰是要打富人的主意。这样来钱既多,又不伤国力,自是一举两得。他心里其实早已经有了改革明税制的计划,但眼下还不是时机,只能借着此番为内卫经费的问题而先小小地实验一下。

    他要税地项目很简单,就是奢侈消费税,即穷苦百姓消费不起,而富人们消费的所有一切东西,这其中烟花风月尤其被列为了重中之重,王锐打算对这皮肉生意课以重税店、运输、奢侈品的买卖等也全部是重点。

    不要以为课以重税就会对这些行业形成致命的打击,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的税费其实都要由消费来买单。就像今天的烟税一样,最终的销售价格中税费其实要占到了一半以上,可因此而戒烟又有几人呢富人们肯定是还要该吃的吃,该喝的喝,该嫖地嫖,只不过价钱要比以往贵了些,掏起腰包来稍有心疼而已。

    第二种方法是成,虽然与税只有一字之差,但内容却是有不同。这成针对地是江湖势力,也就是说凡是于内卫控制之地下的各江湖势力,每年都要从收入中拿出一定地比例上缴,就算做是山头费或是香堂费。若是不交这个钱,任何势力都休想在当地立山头,开香堂。

    这也算是仗势欺人了,但却欺负的是恶人,那些江湖势力的收入本就不能见得光,可想将之完全铲除是不可能的,而且其本身也还有利用价值,内卫就是要将其控制与限制。所谓恶人自有恶人磨,内卫就要充当一回更的“恶人”。

    第三种方法是向商旅收取保护或安全费,即使在太平的年景,商旅之人也难免常遇些灾祸,轻则损失货物钱财,重则丢了性命,更何况是眼下这样的乱世

    但只要向内卫缴纳一定的费用,商旅之人就可以拿到一张安全的通行凭证。有此凭证在手,内卫可保你江南北通行无阻。天灾不论,一旦出现了,内卫全权负责帮你追回损失,丢钱赔钱,杀人偿命,卖的就是内卫这块金字招牌,看一看黑白两道还有谁敢不买帐。

    第四种方法是罚没收入,就是凡内卫经办的案件,其中所涉及的财物部分要归内卫所得,充做经费。

    就像此番的谋逆案,犯案多达数百人,基本上全被斩、夷族、抄家,所得的财物价值足有数十万银两。按照第四种方法,其中至少一半要归内卫所得,另一办则上缴国库。只要多惩治些贪官,这倒不失为一个来钱迅的好办法。

    王锐虽然一口气想出了四种来钱的办法,但他却知道这些都是权且之计而已,将来的正途自然还是要待国富民强之后,归入国家的统一支出预算方才是正确的办法。但眼下为了内卫的展,只好采取些非常的手段了。

    于是他将众人找来,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谢天博等人见他一下竟想出了这么多来钱的道,而且没有一条是像以前的厂卫那样祸国殃民的,不禁都甚为钦服,俱各点头称善无任何异议。

    王锐见众人也都同意,当下就将这些想法写成奏折呈了上去。

    朱由校现在对王锐的信任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看到他敛钱的这些法子既不需要自己和朝廷心,又不祸害百姓,心中十分高兴,自无不同意之理。于是笔一挥,准奏

    王锐见小皇帝准了自己的奏折,也终于松了口气,眼下既然已经拿到了“尚方宝剑”,就终算是暂时解决了内卫的经济危机,接下来的事情自己就该好好考虑一下如何张开内卫这张网,将老魏这条鱼给装进到天罗地网中了

第二百零九章 内卫的生财之道[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