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混在明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二章 蒸汽时代的幻想[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够。否则火器的制造又何至于捉襟见肘眼下军器局正全力想解决此问题,还望侯

    风云理王帖吧

    爷能够指点迷津才是”

    王锐淡淡一笑,转头朝邓玉函问道:“不知先生地祖国中,又以何为机器的驱动力”

    邓玉函想也不想地答道:“亦无非是人力、水力与畜力而已,难道侯爷还有更好的办法莫非那新式的机器就是与此有关不成”

    王锐闻言哈哈笑道:“先生果然聪明,在下所说的这种新式机器叫做蒸汽机正是以气为驱动力”

    在座之人闻言全部愣在了那里,蒸汽机那是什么东西所有的人连听都没听说过,更是一下想不出来气怎么能够当作驱动力。

    虽说是学文科出身,但其实王锐对蒸汽机还真的不陌生。因为他前世时在中学的时候曾经参加过省里的一个科技模型赛,结果他和另外两个同学共同制作了一个蒸汽机地模型,并最终获得了二等奖。

    这看上去很狗血,可却是事实,故事有时候并不都那么复杂。而正是由于这番经历,所以王锐对蒸汽机有着比较深入地了解。

    可是了解归了解,想要将其实现却不是那么简单

    蒸汽机的明并不像一般人所想像地那样简单,一个明家看见火炉上的锅盖被蒸汽顶起来就想到了蒸汽机的原理,那是给小朋友讲故事用的。

    实际上,蒸汽机的雏形严格说来,不是靠蒸汽压力做功,而是靠蒸汽冷凝后形成的局部真空,外面气压推动活塞做功,这种机械称为气机。

    要想使蒸汽真正作为动力,就需要高压蒸汽。而随着蒸汽压力的增加。机械材料的加工和密封都是巨地工艺技术难题

    不错,王锐早就设想过实现蒸汽机的问题。若是能够成功。那就是另一个划时代地贡献。没啥说的,明就将比西方早15o年左右而展开了一场工业革命

    只是这其中有两个很的问题,一是现在明整体工艺水平不足是个最的限制,二是王锐既没有时间、精力,也没有兴趣去亲自当个蒸汽机的明。他仍希望采用火枪、火炮那样的模式,具体的工作找到相关地人才来做,自己只当个指点和启而已。

    但蒸汽机所涉及的知识面太广。包括了机械、金属、物理、动力、热能等各个领域,并且其中多数在当时的明朝几乎是于空白状态,远远落后于西方的研究水平,想要找到个本土地人才谈何容易

    在王锐的心目中徐光启是他能想到的最适合人选了。只不过这位老兄现在人在江南,要等到崇祯登基后方能回到京师。王锐眼下的精力全部放在了朝中,务要先实现斗倒老魏,保信王继承统的第一目标。哪里有功夫顾得了徐光启所以此事就暂时搁了下来。

    王锐并不心急,开启蒸汽时代,实现真正的工业革命又岂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历史上西方是经过了各个领域成熟的知识积累才水到渠成做到了这一点,现在自己想要硬生生将其提前15o年,并且是在仍然于风雨飘摇地明朝。那就更要难上加难了。即便是他懂得其中的窍要,也绝对是件非常困难地事情。

    因此他只是命军器局先研究镗床、刨床与齿轮传动系统等相关必不可少的机械。一方面锻炼人才和积累经验,另一方面也慢慢先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待时机合适时立刻就可以上马。

    今天巧遇了邓玉函和王徵,可让王锐喜出望外。他从那本远西奇器图说上一下就看出王徵不但是机械方面的行家,而且更精通不少西方的知识,正是自己苦苦找寻了很久的合适人选。在从姚福欣那里知道了“南徐北王”的真相后,他当然更加肯定了这一点。

    至于邓玉函就更是天上掉下来的宝了,根据王锐趁着路上来的功夫悄悄从王徵汤若望那里地了解,知道他在西方也算得是个顶尖地科学家了。其学识之渊博自不必说。最关键的是他已经有了现代科学知识地基础体系,更容易与王锐沟通。很可能在实现蒸汽机的成功制造这件事情上起到致关重要的作用

    王锐不由得暗暗感慨起来,心说自打自己穿越的那一刻起,看来上天已经改变了原来对明的苛刻命运,而变成垂青起来,可说是将一个个好的机会都扔在了自己的面前。

    对于老天爷的这种厚待他自然不会放过,看来开启明蒸汽时代的梦想就要着落在此二人的身上了

    王锐极力压抑住自己兴奋的情绪,不慌不忙地向众人解释道:“是的,虽说看不到,亦摸不着,但气却是无所不在,并拥有着无穷的力量否则飞天神翼何以升空飞龙艇又何以能翱翔九天只不过正是由于看不到、摸不着,所以人们平常都将气的力量忽略了而已。但是锐却有一法可以证明此点,诸位看过后便知分晓”

    包括邓玉函在内,此时也无法想象虚无飘渺的气又会有什么力量,因此听王锐这么一说既感诧异,又是好奇,都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看看他究竟有何方法能证明气的力量。

    王锐当然是成竹在胸,现在是在他的府里,工具自是充足。所以他命人取了一块平整的纸板来,然后又拿过一个瓷碗,将那个最简单的气压强的实验展示在了众人的面前

    所有的人都惊呆了,难以置信地望着这一幕。若非王锐再三强调,最起码信王等人绝对会认为他是在使法术不可。

    将碗和纸板小心地放好后,王锐朝仍于震惊中的众人笑吟吟地说道:“适才并非是锐使用了什么法术,能托住纸板和碗中之水的正是气的力量”

    邓玉函最先反应过来,他拿起那张纸板平放在空中,然后一松手,纸板自然掉在了地上。

    他摇了摇头说道:“不可能,气连这一张纸板都托不住,怎么加上了碗中之水却反倒可以呢这究竟是何道理”

    王锐拣起那张纸板,一边比划着,一边朝他笑道:“只有这一张纸板的时候,气的力量作用在了纸板的两面而相互抵消,自然不可能托得住了。先生请看,当纸板覆盖在盛满了水的碗上之时,碗口这一块已经只有一面受到了气的力量,因此这才托住了纸板和水的重量也惟有如此,气的力量方才显现出来,先生可想明白了么”

    到了17世纪以后,中、西方的科学开始体现出很的差异。由于中国古代没有构造出一个自然观,而总是用神神怪怪地学说去解释自然科学,所以尽管有许多智早于西方的科学家们现了很多现象,但是却不能将之形成为理论,从而导致了在现代科学上的逐渐落后。

    而西方则正好相反,是用科学逐步打破了神学的禁锢,构造出了自然观,用科学去解释所有的自然问题,并最终走在了前面。

    因此邓玉函作为顶尖的科学家,自然很快就明白了王锐所说的道理,脸上露出兴奋之极的神色。对于他这样一个科学家来说,又有什么能比现了一个新的理论而感到更高兴呢

    但是他只高兴了片刻,就忽然又皱起眉头说道:“不对尊敬的侯爷,如果是如您所说道那样,气的力量应该无不在,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能感觉得到才对,可是为什么我却一点也感觉不出来呢”

    王锐闻言心中暗赞了一声,当下笑吟吟地说道:“先生问得很好,气的力量的确无不在,当然也作用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只不过我们呼吸的是气,内外相通,身体里的气亦无所不在。如此内外两下里抵消,自然就感觉不到了。若是能将身体里的气全部光,那么我们立刻就会被气的力量压成齑粉矣”

    邓玉函略一沉吟,随即面露恍然悟之色,又变得兴奋起来。

    他现在已经将其他人都忘到了脑后,眼中只剩下了王锐,所以立刻又追问道:“请问尊敬的侯爷,这气的力量究竟有多难道比之水力、畜力还要更加有效么”

    王锐微微一笑说道:“气的力量是要按面积来算的,就以我们每个人为例,所要承受的重量约有4万斤不知先生以为比之水力、畜力如何”

    一个标准的气压力约为每平方米1o万牛顿,按照我们身体面积换算的话就是2o吨左右,所以王锐说的丝毫没有夸张。

    众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气的力量竟然如此之,忍不住再次愣在那里,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第一百六十二章 蒸汽时代的幻想[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