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八章 观马[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 有说应该到城南十几里的石棚山设伏的。
还有说应该到城北十几里的墩台山设伏的。
这些提议,各有各的理由,而提议设伏的地点,也各有各的优势和不足。
望山,石棚山,皆是此地名山,山势陡峭,地形险峻,紧邻南来北往的驿路,确实是设伏的绝佳之。
可是,多尔衮和阿济格、济尔哈朗是何等样的人物,撤军路上有如此地方,他们哪能不防着这里可能会有埋伏?
所以,仅此一点,它们就被杨振直接否决掉了。
至于墩台山,倒是没什么名望,没人知道它,也不会着意防着它。
但是它的位置,在盖州和熊岳城之间,虽然一样紧邻驿路,可是地形相对平缓,不够险峻,是以杨振有点犹豫不决,一时难以取舍。
杨振很清楚,打伏击,最重要的是拦得住,吃得下。
如果拦不住,吃不下,就算敌人进了伏击圈,你也有可能被敌人反杀。
多尔衮这次征剿金海镇的军以骑兵为主,以墩台山所在的浅山丘陵地形,多尔衮的骑兵很有可能会一冲而过。
一旦杨振他们拦截不住,那后果就很严重了,他们这些设伏的队伍,很有可能被冲出伏击圈的满鞑子骑兵回头反杀。
考虑到这一点,杨振最后不得不放弃了墩台山这个伏击点,只能另外寻找一个可以将满鞑子撤军队伍前后隔断一分为二的地方。
现在的杨振,尚不敢奢望,他的一次伏击,就能把多尔衮的军全部拦下来干掉。
尤其是面对多尔衮、阿济格、阿巴泰、济尔哈朗这些人率领的精锐满蒙骑兵,以杨振现有的这点人马,以他现有的实力,稍不小心,就会落一个被反杀的下场。
但是,既然要打埋伏,那怎么也得把多尔衮军之中行动最为不便的车炮辎重队伍一举歼灭掉。
这一次,多尔衮统率的军之中,除了量的满蒙骑兵马甲之外,剩下的就是他们旗下的汉军重炮队伍了。
而这些二鞑子汉军重炮队伍,正是杨振准备下手的猎物。
等到杨振把自己的全部设想一一说了出来,刚刚从连云岛返航的胡宝,立刻向杨振提出了到浮渡河南岸观马山设伏的建议。
随后,胡宝一说出观马山的名字及其所在的位置,杨振顿时眼前一亮,原本意见不一的众将听了以后,在高往南眺望了一番,用调侃的语气反问道:
“拦住他们?呵呵,你拦得住吗?”
杨振的这个反问,让兴致勃勃的李守忠顿时哑巴了,同时也让跟在身边的将领们顿时咽下了各自已经到了嘴边的话。
“立刻传我命令!各部将士原地隐蔽待敌,没有我的命令,绝对不许轻举妄动!谁敢坏我事,不论以前有何功劳,一律拿了立斩不赦!”
杨振说话的声音不,但语气之严肃,前所未有,直听得之前蠢蠢欲动的李守忠、潘喜等人咂舌不已。
很快,观马山下不远的驿道上,一队打着火把的骑士映入眼帘,从山脚下疾驰而过,直到观马山北面浮渡河的那桥头,才人欢马叫地减缓了速度。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观马山的南边驿道上,突然冒出了数不清的骑兵队伍,在朦胧的月色之下源源不断地涌来,如同惊涛拍岸的马蹄声也随之席卷而至。
“方才看清楚了吗?是满鞑子的哪一旗人马?”
杨振看着从南边疾驰而来又从山下疾驰而过的数以千计的骑兵队伍,扭头看向正拿着千里镜观察的张臣问道。
张臣见问,放下千里镜,对杨振说道:“打着火把的前锋人马,身上穿的,当是镶白旗的衣甲!至于后面的,看不清楚,但按满鞑子的惯例,九成九也是镶白旗的马甲!”
第六二八章 观马[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