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第47章[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的娇惯,有几分是疑心与不信任,大家都选择了默契地不。
如果徐楷在这个位置上不断做大,让皇帝不放心,那么徐梁和徐述兄弟哪怕再才华横溢,也根本没有机会通过科举入仕。
这其实是另一种交易,皇帝可以允许勋贵之家永享荣华富贵,却不能允许他们手中总是紧紧篡着权势。
适当的时候松一松,必要的时候再紧一紧,这是皇帝对诸世家的应对之道。他自诩经过多年的练习在这方面已是高手,就如同一盘棋,他是棋手,诸世家只是任人摆布的棋子,最终世家是何走向,要看他的心意与棋面上的局势,棋子自己是没有主动权的。
回到皇帝刚刚的话,他是长者、上位者自然能这样当面人家的父亲,但徐述毕竟是为人子的,这时候若附和,多半会显得谄媚。
不过皇帝大概也不指望他回答,反而话锋一转。
“你觉得史达如何?”
皇帝仍然一脸平和,嘴角也微微勾起,只是被胡须遮挡,不那么明显。
但他的神情和刚刚与徐述谈及徐家家事时却一模一样。
可是徐述感觉这大约才是他今天叫自己来的目的。
史达是今上登基之初时的探花郎,当年也是面冠如玉,文采斐然,迷倒了京里一众闺阁女儿的俏郎君。而且他出身平平,背后并无家族做倚仗,可依靠的只有自己出众的能力。
这样的人,本该成为皇帝手上的利器。
但二三十年了,皇帝用得上他时,便记得起这么号人,而平时压根就像忘记了这么一位能干的老臣似的。
以致这么多年都过去了,他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部侍郎,而工部如今主事的尚书比他晚近十年入仕,当年也不过只是一个普通的二甲进士,素日才能平平,话天花乱坠,朝中几乎无人不知他的一张巧嘴,却能稳坐高位。
这样一对比就更令人匪夷所思了。
无论是资历还是才干,史达早该上去了。
“微臣从前与史大人交集不多,但此次去两湖治水,臣观史大人为人耿直,心志坚韧,颇令人敬佩。”
徐述的是实话,史达的性子就是如此。朝中稍有了解内情的人也知道他之所以不入皇帝的,也是因为早年太过耿直惹怒了圣心。
在此情形之下,他今日还能做到工部侍郎,已经是他本事分外过人。外加娶了一位好夫人,岳父是皇帝曾经的帝师,不看僧面看佛面,皇帝对他的容忍已经比常人多了。
但今日皇帝这样一问,徐述心里还是为这位老大人有几分担忧,皇帝没事的时候最好还是别注意到他。
但事情却有些出人意料。
“你得没错,他便是如此,他的能力在工部是首屈一指的,只是性子么……”
皇帝没有完,只是轻轻哼了一声,“如今工部的李大全不过无为之辈,两湖治水,河东旱灾,都处置的一塌糊涂。”
“朕看他的尚书是当到头了。”
一前一后,好似有关联一般。
徐述的眉在无人注意的地方轻轻皱了皱。
“朕看你在两湖差事办得极好,史达那次也难得在朕面前夸了人,把你调到工部给他做个帮手如何?”
皇帝明着是要给徐述调职,但暗处好像又有更深的含义。
徐述仍微微低着头,眸却变得深沉。
出京治水,最初并非与他的筹谋相合。
宋宜年手下的人,推他出去,无非就是觉得两湖此次灾情太重,非人力可以回天,想挫一挫自己这个新状元的锐气,进而再一步一步打压。
但史达老大人作为主事人员抗住了压力,带着两湖人民震住了此次天灾。他也跟着沾了光,那么一切就会不一样了。
此事就是契机,借了这次良机,他大概率不用再在翰林院熬日子,也许很就会进六部或者去地方。
今天皇帝的一番话也印证了心中猜想,但这绝不意味着徐述愿意做皇帝的线,在工部盯住史达。
但对于一个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来,本人的意愿又有多大的意义呢?
徐述一出大殿,没一会儿接连的诏书就来了。
工部尚书李大全玩忽职守,免其尚书位,左迁至左都御史,以观后效。工部侍郎史达素有功勋,进正二品工部尚书。翰林院从六品修撰徐述,治水有功,晋工部正六品主事。
史达的升迁在冥冥之中似乎预示着什么。
徐述抬头看了看天,万里无云,风雨似乎还远。
第47章 第47章[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