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将军大人,有妖气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3章 附骨之疽[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宗使注意上王许,是发现,王许同苗耒国、宣国有着密切往来,频繁出入此二国,其名义上是商往,但实际却与两国官府有所联结。

    其人有一妻二妾,但膝下无子,两年前过世后,一身家业后继无人。而前两日,苍驳去的那间废屋,便是王许名下的其中一处田产。

    有些奇怪的是,王许似乎早料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所以便提早立下遗嘱,将家业以正偏三分,留予三位夫人。唯独那栋废屋,王许留给了身后的自己,并嘱咐三位夫人,在他死后,一定将其葬于废屋旁的流苏树下,棺头朝向日出之方,毋庸立碑,亦不必祭扫。

    此人此举,不禁令人生疑,宗使将废屋里里外外翻找了一遍,却并未发现可疑之物,只得先将废屋之事暂时搁置,转而顺着王许这条线往下查,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直到十日前,查上了当朝大理寺卿沈匕的头上。

    沈匕乃正三品,朝之重臣,若无圣令,宗使不敢轻举妄动,毕竟此事一旦查起来,必定牵连甚广,引发朝野震荡。

    且此事一旦被沈匕察觉,不但打草惊蛇,他定然还会想尽办法毁灭证据,或许未等到宗使找到证据,反被其倒打一耙。

    要知道,大理寺卿主邢狱,最擅詈夷为跖。所以,若无皇帝授命,且无凭无据,这位正三品大臣还当真动不得。

    若夫墙上那幅画,或许是冥冥注定,实乃一个意外的发现。

    只是不知,王许将这样一幅机密暗藏之画,随意绘于来人皆可观睹的墙上,到底是一时兴起,还是另有深意。抑或是,过于自负?

    今日,苍驳来此也是为两件事。

    其一,问皇上求道旨意,批准继续顺着沈匕这条线查下去。

    其二,为估鶠之事。

    第一件事,原本早该请旨,只是恰逢估鶠作乱,才不得不暂且搁下。如今估鶠之祸已去,也是时候将其提上桌案。

    而这第二件事,苍驳另有打算。

    天下人皆知,巫蛊之术是为苗耒国之独粹。上至王公,下至平民,皆奉之如神。若此时传出发于离秋国都城的估鶠之乱乃巫术所致,即便不指明,也能引得天下人联想到几年前曾兵扣商阴的苗耒国。

    届时,关于苗耒国用巫蛊之术祸乱万聿的流言便会甚嚣尘上。众口铄金,必将苗耒国推于风口浪尖之上。

    苍驳心里知道,即便是苗耒国最好的巫师,除非有神助,否则绝对驱使不了上古魔煞。

    而皇帝心里亦很清楚,苗耒国在经历两年前那一场君亡之战后,绝无胆子再敢作乱,至少不会如此明目张胆。但是,害怕战乱的百姓却不会相信。

    人们往往容易相信一只羊会吃肉,却很难相信一头狼会食草。

    苗耒国新任国主性子怯弱,两年前亲看见苍驳一路铁蹄,逼至苗耒国王城,而其父便是在那个时候战亡于城门之下。

    国不可一日无君,更何况是在战时,老国主刚战亡,众臣子便纷纷拥老国主独子继位。

    本想着新任国主继位后能撑起这兵败如山的战局,继续领兵抵抗离秋国横空出世的战神苍驳的攻打,可另众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位新任的苗耒国国主继位后便立马修书求和,且承诺永不再犯。

    正是因为这封降书,战火才从苗耒国土地上逐渐熄灭。

    但是,其辅政大臣贼心不死,且不臣之心已久。苍驳撤兵后,此人仍暗中集聚势力,甚至谍布离秋,企图范水模山,卷土重来,蓄势一攻。

    如果此时将估鶠这条火捻子引到苗耒国身上,如此一来,那位怕事的年轻国主必定心急如焚,继而差人详查此事。

    而这个时候,离秋国皇帝则下令务必揪出作乱之人,趁机将久附于身的癣疥恶瘤连根拔除。

    等到内患一除,皇帝便立刻下旨召苗耒国国主入离秋,设宴款待,以慰其心,体现皇帝的仁慈与大度,并表示,相信苗耒国国主做不出此等伤害两国和平与安定之事,不会听信奸人惑言。

    宴席结束之后,皇帝再单独召见新国主,以礼相待,以友相称,并暗示其下之臣,久辅政事,却不安于无虞之境,皇心甚忧,恐不利其日后亲政,从而失心于百姓。

    这是苍驳的策谋,持己刀,刺彼心,除痈疽,儆诸人,可谓是一箭三雕之计,而这儆的便是在螳螂身后的那只黄雀——东渊国。

    皇上闻之,大喜,当场便赞此计甚妙。

    而对大理寺卿沈匕的追查,皇帝亦即刻亲下御令,不计一切后果,严查到底。

    附骨之疽,当除则除,片刻不怠。

第163章 附骨之疽[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