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人通天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4章 宫闺事秘[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是个什么?”

    谭香中噙着泪,直着身体“就是我们一家五口。”

    “你们如何来五口人呢?”

    “回万岁。我和阿墨有一对儿女,但之前还有个夭折娃娃,葬在南京。咱们舍不得忘了他,因此还算是一家人。万岁看这把梳子,就是大孩子坟上所长的桃木。我夫妻常随身带着。这个罐子原本装得是盆牛脯。因是月前我相公托人从南京送来的,我舍不得丢弃。”

    皇帝和悦,“唔,原来如此。那么你为何不雕刻出任一面目呢?”

    谭香答“因为我忙,没有正经功夫做。有时夜深人静睡不着了,我也想雕来着。但他们在我心里太活了,千百个样子,我反而把握不住。因为怕自己做坏了,更会犹豫搁下来。我没有撒谎。万岁是我和天下人的父母,自从见到了万岁,我们一家就过上了好日子。我宁愿自己去死,也不会诅咒万岁的。侯贵确实是偷了东宫东西,可老太监东西太杂难数得出来。他们还赌钱……但我只听过彩儿讲……现在这俩个全死了。若是万岁开恩,我就不别人了,免得又带出一大串。”

    她着着,见皇帝始终面目慈和,仿佛长辈,忍不住流下了泪。

    皇帝搁下了盖罐,道“宫中寂寞无聊,赌钱是自古都禁止不了。哪怕是尧舜,宫殿里的鼠类都不会赶尽杀绝。你是个厚道姑娘,不用再讲了。但宫中敏感,各人有各人的解释。这样不明不白的东西,不可私藏。东宫出了任何作奸犯科之事,你要先发制人,即刻向朕或范公公告知。”

    谭香点头称是。

    皇帝想了想,又道“你与蔡述究竟是如何?所谓无风不起浪……”

    谭香再次叩头道“不瞒万岁,我夫妻和蔡述儿时曾见过面,但是……大家匆匆分别,直到长大后我们来了帝京……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平白诬陷我们。蔡述和我在东宫遇到时,身旁不是有孩子们就是宫人们,没有半分苟且的可能。况且,蔡述是什么样人……万岁不比我清楚?”

    皇帝审视她良久,悠悠道“男女授受不清。当年也有人朕喜欢父皇一个嫔……我和她,不过在父皇身边碰过面,不是仇人,就有人揪着不放,唯恐错过半点细微之隐情。父皇宠朕,以他事赐死了那个嫔,杀了所有知悉告密之人……当时朕年轻,想不明白为何只能留下朕一个……结果父皇驾崩前对朕道一旦有疑,好比涟漪,下一圈比这一圈更大。不如赶尽杀绝,以绝后患。你……这话对不对呢?”

    谭香抬起了头,她觉得皇帝虽带笑容,可眸子如冰,似在眺望不可及之处。

    她骤然害怕起来。先帝这话对不对,哪里轮得到她来评价呢?

    皇帝良久沉默,忽然站起来,正要开口,却身子一颤,捂住了胸口。

    他双肩耸动,抓着道袍,面色发青,仿佛要把什么跳出来的活物从身体里抓出来。

    谭香从未想过皇帝能这个样子。她大为慌张,顾不得礼节,上前去扶住皇帝,大叫道“万岁?万岁?您怎么了?”

    皇帝瘫倒在地,似失去了知觉。

    谭香用尽力气,把皇帝抱扶到座椅上。那龙椅宽敞,谭香替皇帝拖了鞋,帮他躺下。

    她掏出手帕给皇帝擦了脸,又把皇帝的袍服送开,一直摩挲他的胸口。

    然后,她嚷嚷起来“来人!来人!万岁……”

    她本想“万岁不好了”或者该“万岁不行了”,但话到舌尖,她咬住了唇,往外面跑去。

    迎面碰上那个老太监,谭香指着轩,比划几下。

    老太监连连忙拍了下紫竹中的红绳,又有一名老太监从丛竹中显身,二人似乎要拉住谭香。

    谭香挣脱开来,跺脚,再指着竹屋,乘着二位老宦官犹豫,她撒开腿往外跑去。

    她想这里虽是禁地,但出去了就能召唤御医,赶紧来救治万岁。

    可是当她跑到那扇盛开着美人蕉的轩窗,她忽站住了。

    原来,在花丛之中,月晕之下,站着一位年少道士。

    那道士一身羽衣,随风飘然,显然正在焚香祈祷。

    他见了谭香,先出声道“你?你如何来了这里?”

    谭香急得糊涂,人还未辨别出来,听声音,却知道是蔡述。她诧异道“你怎么也在这里?”

    蔡述隔着窗道“此地乃是吾姐蔡贵妃生前所居之处。今日贵妃冥诞,万岁召我在此助他祈祷,此行机密……”

    他扫视谭香脸色,瞬间肃然,蓦然以手支窗,跃过了窗台。那羽衣拂过琉璃灯,烛火微摇。

    谭香大汗淋漓道“万岁正在问我话,忽然病倒……我得去喊外头的人。”

    蔡述摇头,反身疾步道“万岁龙体不安,天机不可泄露。此地传唤太医费时过久,待我先去查看。”

    谭香不理,往前走了几步,回头看蔡述白影已远,她再咬牙,跟着去了。

    蔡述好像背后长,脚步不停,脆声道“你将琉璃灯下紫檀匣子打开,内有一金丝袋子拿来与我。”

    谭香想事已至此,只能听他。她手忙脚乱,果然翻找到个金丝袋子,捧着奔向竹屋。

    竹屋里,俩个老太监浑身打颤,一个跪在床边,一个捧着皇帝双腿。

    蔡述则还算镇定,替皇帝诊脉。

    此时有风吹过,竹屋生寒。

    蔡述如老僧入定了片刻,才问谭香“袋里有没有一个紫色的蜜蜡丸,拿来。”

    谭香把袋子抓紧,终于“你不是太医,若给万岁吃错药怎么办?”

    那俩个老太监也对视着,面现狐疑之色。

    蔡述从怀里取出一张信笺,还有一支西洋人的巧鹅毛笔。

    他用笔尖刺穿手臂,蘸了自己鲜血写道“叙之自承罪责”。

    谭香口干舌燥,没再多嘴,找出那丸药递给他。

    蔡述碾碎了蜜蜡,打着手势让老太监们给皇帝服下。

    俩个老太监一个拿水,一个送药,好不容易给皇帝吃下了。

    水从皇帝口中淌下湿了衣襟,谭香忙不迭过去,替皇帝用手帕轻轻擦干。

    蔡述拉好袖子,对谭香“我虽不是太医,但读闲书多粗通医术。这些全是贵妃沉疴时我搜罗来而没用掉的珍奇药,一丸可保十年之功,如今十年未到。若是去请太医诊治再上内库寻找,一来人心大乱,二来时间不及。”

    谭香到了此时,只能听天由命。

    一阵狂风来,竹屋中的烛火被熄灭了。老太监连忙摸索着去点亮。

    谭香心有戚戚,叹息道“若是万岁不再醒来,那可怎么办?”

    黑漆漆中,蔡述神色难辨,可那少年般嗓音却是清晰。

    “那么,”他耳语道“我得辅佐江山,你们都要殉葬。”

    谭香如被雷震,将手中金丝袋重重一丢。

    这时,却听到有人长出一口气,呼吸由平变重。

    烛火重亮。蔡述望着谭香,口角略带讥讽笑意。

    谭香不管蔡述,忙向那边摸去。

    她轻轻唤道“万岁?万岁?”

    这一刻,对谭香真是比下回九层地狱更难熬。

    皇帝的呼吸由重逐渐变轻。

    他再长出了口气,睁开皮,沙哑道“朕在何处?”

    谭香心中落下块大石,喜极而泣道“万岁!”

    皇帝看她的色冷漠,吃力转头,望向屋里其他人。

    他好像从大梦中醒来,神疲力竭,顿了顿,才唤“叙之?”

    “臣在。”

    皇帝却一言不发,珠子盯着屏风上的山水。

    过了好久,他又睡了过去。

    蔡述同那俩个老宦官,将皇帝搬到了蔡贵妃的床铺上。

    虽然贵妃薨了几年,但陈设如昔,暂可歇息得。

    谭香靠着床脚,跪在一个蒲团上,和个宫女一样看着皇帝。

    可她逐渐困倦,居然还是睡着了。

    待她醒来,窗外渐渐天亮。屋里只有她,蔡述,还有皇帝。她看了屋外,殿宇之外,多出不少黑衣的宦官,皆垂颈肃立。

    皇帝低声道“朕此病突然,还好你们衷心救主。朕近年精力不济,有意早传大位于太子……”

    蔡述向谭香瞥了一,“太子年幼,臣尤不通,因此天下之望,皆在万岁。万岁不必忧心。此次发病,恐是江南多事所致。方才臣探得万岁脉象已苏,正好借着闭关之由,悉心颐养。”

    皇帝默然片刻,道“你方才可见到椅上的陶盆木胚?你看,那像什么?”

    蔡述观鼻“臣护驾心切,不过略看了看。那陶盆上有盖而下有圆,岂不是天下么?五个粗胚,虽未经琢磨,短肥圆却像五福之神。‘福,禄,寿,康,昌子孙,尽在吾皇罐中了。”

    皇帝露出了笑容,谭香赶紧低下了头。

    皇帝道“方才朕虽昏迷,尚有知觉,谭香亦有护驾之功。此事机密,你们比不得那些寻常宫中人,以后朕也用得着你们。朕信你们不会外传。只是……不知该如何赏赐你二人。”

    谭香磕头,诚心道“臣妾不要万岁赏赐。只希望天下太平,万岁长寿!”

    她的头发已散乱,贴身衣衫汗津津的。她自己不知道,她像极了一只误撞进金銮殿怎么都扑腾不出去的山雀。

    蔡述瞧了瞧谭香,没有话。只将手中丝帕对折,替皇帝擦去了鬓角之汗水。

    皇帝躺了半个时辰,蔡述和谭香跪在旁边,彼此无话可。

    晨辉入殿,蔡述自己起身放下帘幕,不让光线照到寝床。

    皇帝忽醒来,又唤“叙之?”

    “臣在。”

    “你原来不是有要折递上么?”

    蔡述立在帘后阴影中,恭谨道“是。但圣躬违和,臣不忍心上奏。”

    “不妨事。朕在此睡着,老是见到贵妃的影子。你向朕念此奏折,朕趁着养病好好想想。”

    “臣遵旨。”

    蔡述看了谭香,皇帝低声道“谭香先出去。”

    谭香只能暂且跪安。她总觉得蔡述将要的,有些不同寻常。

    但是她回头,却见蔡述已放下所有帘幕。隔绝了阳光,将一切重归于黑暗。

    (本章完毕。欲知后事,请看下文。)

第114章 宫闺事秘[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